![](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2349/8f45415adfdd49cc.jpg)
唐贞元二十一年,长安城中,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病重,金吾卫陈云樵府上妖猫作祟,起居郎白居易与来大唐求法的日本和尚空海共同调查此事,电影通过两个人的探案回溯了大唐的由盛至衰,重新演绎了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电影表达的既不是探案过程中的奇幻诡谲,也不是美轮美奂的大唐盛世,而是三个人去除执念的故事:白居易因放下执念而得《长恨歌》,白龙被度化,去我执而往生,空海破法执而开悟。
白居易纠结于没有生逢盛世,执着《长恨歌》中故事的真假,在揭开贵妃生死之谜后,明白了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情是真的,诗的真性情与主角无关,如同李白未见贵妃而作《清平调》,美是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2349/ed94bb1d0dab557b.jpg)
白龙由痴而生出嗔恨,执念附于黑猫,疯狂报复,所幸遇到了空海和丹龙,最终解开心结,被超度。
空海,为求“无上密”,经千辛万苦来到大唐,然未能入青龙寺。空海是有神通的,至少具有天眼通,能识破各种幻相,空海说师父比自己更厉害,但修行一生也未寻得解脱之道,可见神通敌不过业力。在探案的过程中,空海经历了各种幻相,妖猫的幻,瓜农的幻,黄鹤的幻,最初空海只识小幻,但从极乐之宴到马嵬驿,空海见到人生之大幻:大唐盛世的衰败在转瞬之间,如同大厦将倾,势不可挡,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玄宗对贵妃的爱,虚情假意,猩猩作态,经不起考验,马嵬坡兵变,大唐帝王只爱江山,只爱自己,怪不得阿倍在日记中讽刺道,玄宗皇帝才是最大的幻术师。春琴,玉莲,杨玉环,任她皮囊再美也抵不过生老病死,最终也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海终于认清这世间的一切都是靠不住的,盛世是假的,身体是假的,甚至连所思所想也都是假的,如镜花水月,如眼翳,如阳焰,如空华,有缘则聚,无缘则散。世间的种种幻灭,终使空海悟得“无上密”。
什么是“无上密”,电影中没有交待,因为不可思,不可议,言语道断,心行灭处,不可以用言语形容,也无法用思维去理解。只有亲自求证,证到了,悟到了,自然就会明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非要探究“无上密”是什么,也可以从影片中找出些线索,空海和白居易第一次见瓜翁(也就是丹龙即惠果),瓜翁用幻术变出西瓜,白居易以为是真的,空海知道是假的,瓜翁知道空海没中术,送他西瓜,途中,西瓜变成无眼鱼头,让白居易扔掉时又变回西瓜,空海第二次找到卖瓜翁询寻问为什么会中术,瓜翁告诉他幻术里也有真相,意在点化空海去寻找幻中的真相,真相即“无上密”。《圆觉经》中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就是说,世间的一切幻化,不过都是来自于本身具有佛性的圆觉妙心,这种妙心人人具足,清净寂然,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众生因执着、妄想、分别,蒙蔽此心,生出无限烦恼,而在轮回中流转,空海所求证的正是这如如不动的本心,无所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2349/69101685de5b6f6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