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新的书籍——一本散文集《草木皆情》,对三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以前对于散文的理解只是“形散魂聚”,“形散而神不散”。现在看来理解的过于浅显了。《序》中这样解释:“何为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这个概念显然并非立足于某种形式和内容方面的散和不散,而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散形文体。”。散文家的笔下,首先讲究真实,然后,善良才是一篇散文作品的内涵。善良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人的情怀。所以说,我们写散文的人,包括许多还在学校写作文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写出善良的文字。林非先生说:“一切出于真挚和至诚,才是散文创作唯一可以走的路。”“千万注意坦率的表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内心途径,千万别将内心封闭起来,假装崇高,否则是无法让读者相信作者真正是崇高的。”
今天读了张抗抗老师的两篇文章《窗前的树》《没有春天》,发现他的文章有一个特点,无论前面的文字多么零散,最终都会落入主题,升华主题,并且结尾有明显的落笔之处。
《窗前的树》在结尾这样写“……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还是原来那个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那棵老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有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树。”不能沉迷昨天,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每天都是新的,就如同那颗老槐。《没有春天》由北方的春天联想到老三届的青春,“尽管我们可将未度的春天当做落红掩埋,但我们心底,依然眷恋春天。”“创造和珍惜我们自己的春天吧,朋友。心里的春天剥夺也难,衰老更难!”春天是令人向往的,一年四季去了春天,就缺少了播种希望的日子,难免遗憾。人生的青春就如同一年四季的春天,但是却如同北方的春天,“北方的天气是个跳远的高手,用大风做跳板,弄一家伙,直接从冬蹦到夏。”青春该奋斗的年龄,却的压抑和窒息中度过,没了青春的灿烂,没了青春的奋斗,是一生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