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诚于中,形于外。
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的情感流露,允许每种情感都如实呈现,而不是批判或回避它们。
你可以憎恨、生气、恼怒、郁闷——否则就会走向压抑、冲突、否定。
如果你对改变现状无能为力,又无法离开,那么放下所有的内在抗拒,彻底地接受此时此地。只有这样,那悲惨、憎恨、虚假、自艾自怜的不快乐的自我便无法存活。
这就叫臣服。
臣服不是软弱,它蕴含着极大的力量。
只有臣服能才拥有灵性的力量。透过臣服,你从困境中得到了解脱,任何情况下你都自由了。
我想到了龙场悟道。
官居六品的王守仁因六部九卿上书事件而遭受刘瑾的迫害,廷杖四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贵州当时是不毛之地,《明朝那些事》中说:“此地穷山恶水,荆棘丛生,方圆数里还是无人区,龙场龙场,是不是龙住过的场所不知道,但反正不是人待的地方。 ”
而驿丞没有品级,相当于被清除了公务员队伍。
这是王守仁人生的最低点,却是他思想的升华处。
龙场之于王守仁,正如黄州之于苏东坡,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外界的困扼没有击垮他们,而是成就了他们,从权势的高峰跌落,却成就了精神的丰碑。
这不是苦难的力量,而是他们内心的力量。
他们接受命运的馈赠,臣服于现实,内心才得以从困境中解脱,失去权势的枷锁,而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02
臣服就是以随顺生命之流代替逆流而上,这简单又深奥的智慧。
当下是你唯一能体验生命之流的地方。臣服就是无条件且毫无保留地接受当下这一刻。
认命不叫臣服。
你不需要接受不愉快的生命情境。你也不需要自欺欺人地说,身陷泥沼没有什么不对。
不对。
你全然地体认到自己想要脱困,然后就把你的注意力缩小到当下这一刻。
这意味着对当下没有批判,因而没有抗拒、没有情感否定。你接受了这一刻的“是然”,随即采取行动,尽一切所能让自己从泥泞里脱身。
我称这样的行动为积极行动。它比发自愤怒、绝望或挫败的行动更具威力。
这是“人间清醒”的状态,不好就是不好,没必要违心地说成好。
施实家暴的男人就是人渣,不要在被家暴后听他如何花言巧语,你也不用欺骗自己说他还爱着你。
当你全然地认识到这一切,必然是痛苦的——承认你交付了青春、打算与之白头到老的那个人其实并不爱你,远比欺骗自己痛苦得多。
但无论有多痛苦,都要接受,不要否定、不要抗拒。然后告诉自己,除了被一个人爱,这世上还有许多值得你去做的事。
大到创一番事业,小到欣赏一株草的颜色,都比爱一个渣男实惠的多。
我称这样的作法为积极行动,它比陷入糟糕的感情中、让自己疯狂有意义的多,关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乌云就会消散,一切仿佛也没那么糟。
书中写了一个比喻:
夜晚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且浓雾弥漫,你独自走在一条小路上。
这样情境想想就让人沮丧,但是不要怕,你手中还有一只强力手电筒,它可以在你前面切出一道狭窄、清晰的空间。
浓雾的夜晚就是你过去未来的生命情境;
手电筒是你有意识的临在;
清晰的空间即是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