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漫话“印度”之七(印巴分家)

漫话“印度”之七(印巴分家)

作者: 切角专栏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10:15 被阅读0次

英国人撤出印度,现在很多人归结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风起云涌,以及英国政客务实性格的使然。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只是英国人撤出印度的原因之一,其实还有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英国人退出这片统治了差不多二百年的土地。

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从最繁荣、最先进的地方变成一片废墟,英国人曾经引以为傲的辉煌,在这一场规模宏大、死亡人数超过记录的战争中,消失殆尽。英国人虽然最终赢得二战的胜利,但是惨胜的结果是,国内严重的经济凋敝。重建国内经济,是摆在英国政府面前最重要的工作。保守的丘吉尔政府,让选民认为他们根本无力应对这一局面。工党趁势赢得选举。而在印度内部,同样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二战时期,为了应对法西斯的进攻,英国人统治下的印度工厂承揽了大宗的军事订单,当二战结束时,军事订单立即缩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同时,没倒闭的工厂,也因为整体经济的不景气,开始压低工人的薪水,与此同时,市场的生活用品价格却逐渐升高。印度普通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祸不单行,此时,印度农业严重欠收,更加速了物价的飞涨和经济的下滑。按照当时印度总督魏菲尔的保守说法,全印度差不多有一亿人因为缺乏粮食而忍饥挨饿。

工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农民也同样满腔愤怒。印度地主严重的剥削,让印度农民开始拒绝缴纳租税,孟加拉“三·一减租”运动兴起,农民与地主多次发生流血冲突,殖民当局用武力压制民变,二者之间对立更趋严重。1946年,英国人统治印度的支柱——军队开始造反。这些印度籍的士兵公开对抗自己的长官——英国军官。孟买的空军罢工,海军也跟着起义,虽然最后英国殖民者将其镇压,但是矛盾和仇恨已经深藏在印度人的内心,整个印度如同坐在一间充满烈性炸药房间的屋顶,只需要一根火柴就可以爆炸。民变已经不局限在一部分地区了,而是整个印度。

英国人很清楚他们面对的局势,但是让他们放弃如此巨大的殖民地,心甘情愿的退出,英国人做不到。所以,印度总督魏菲尔最先提出的条件是,让印度渐进地施行自治,并且同意印度中央立法议会和省议会进行选举。如同清朝末年清政府看到如火如荼的民变,开始推出《钦定宪法大纲》一样,局势的演变已经不再操纵在政府手中,而是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当席卷全印度的独立已经成为印度人大多数的共识时,英国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如何能够优雅地退出这片大陆了。

印度内部因为宗教派别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政治势力,对于英国人退出的方式有强烈的分歧。1946年3月,英国的内阁使团抵达印度,开始与印度各派政治领袖协调印度的宪政问题。穆斯林联盟政治势力的领袖,后来成为巴基斯坦国父的真纳与印度的国大党产生严重分歧。他们坚持英国必须安排好印巴分治的一系列事宜后,才能撤出印度。但是印度国大党则要求英国人先撤出印度,剩下的内部问题由他们自己解决。

谈判陷入了困境!

宗教之间对立加上联邦与分治的对立,使得印度内部在1947年危机四伏。英国人已经觉察到印度有内战爆发的迹象,二战刚刚结束才两年不到,英国人不想卷入任何战争。英国首相艾德礼于是公开在英国议会下院说,英国人将采取措施,在1948年6月前,把政权移交给负责的印度人手中,如果那时候,印度人还没能组建他们的中央政府,那么政权将移交给各地现存的省政府手中。英国人害怕惹祸上身,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离开了。

艾德礼随后将魏菲尔总督从印度召回,改由蒙巴顿接任他的职务。蒙巴顿来到印度发现,局势远比他在伦敦时想象得复杂危险,一场内战似乎已经迫在眉睫。所以,他提出的方案非常简单——分家!

这个印度国大党的同情者,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说服国大党的领导人尼赫鲁,让他接受巴基斯坦的建立。尼赫鲁终于同意。当英国人从印度撤出时,比艾德礼提出的1948年还早了一年。一直以来,在政治立场上与艾德礼南辕北辙的丘吉尔,对于老对手艾德礼领导下的蒙巴顿方案却公开表示拥护,可见当时印巴分治已经势在必行,没有任何疑惑了。

亲兄弟,明算账。印巴分家,面临的最重要的是英国人留下的家产如何划分的问题。也不知道英国人故意,还是无心,反正派到印度去的一个叫西里尔·拉德克里夫的大律师是个对印度一无所知的人。他来到印度,住在与世隔绝的别墅里,在地图上开始划分两国的边界。如同儿戏的边界就在这个英国人主持下划定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看到后,都觉得吃亏,严厉谴责他的裁决。但是,他在警卫严密的保护之下,急匆匆逃回了英国。据说他回去也觉得丢人,连政府酬谢给他的2000英镑也没好意思要。

在真纳的要求下,印度120万的军队,1/3归巴基斯坦。接着就是财产分配的问题。双方经过冗长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巴基斯坦得到了17%的银行资金,以及以英镑为计算单位的差额。当然也必须承担原来印度的17%的国债。行政机构里的财产20%归巴基斯坦。印度人虽然和巴基斯坦达成了协议,但是内心的不平,似乎无法抑制。载着巴基斯坦财物的几百辆车被盗窃后,接着又发生了应该交给巴基斯坦的17万吨军用物资到最后只交出6000吨的事情。巴基斯坦人看在眼里,内心的愤怒溢于言表。印度这种不公正的做法,固然符合自己的国家利益,但是也埋下了巴基斯坦对其仇恨的因子。当监督分家的柯芬德·奥金莱克元帅看到这一切后,在报告里说道:“我敢断言,现今的印度政府决意使用一切手段阻碍巴基斯坦的发展。”

家,虽然分了,但是纷争依旧没有结束。即使公平合理的划分疆界也会产生歧异,何况还是靠着地图随意的指点。英国人的蒙巴顿协议不管是否有邪恶的分而治之的算计,但是这种不负责任的划界,给印巴两国,以至于周边国家与印度的关系带来了长时间的影响,有的因此发生教派冲突,有的发生边界战争,直到现在都冲突不断,可以预见的未来,冲突还将继续下去。

这一切,都是拜英国人所赐。

相关文章

  • 漫话“印度”之七(印巴分家)

    英国人撤出印度,现在很多人归结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风起云涌,以及英国政客务实性格的使然。这固然有一定的道...

  • 漫话“印度”之六

    英国人彻底征服全印度是在1849年的3月底。 此前一年,新一任印度总督大贺胥正式上任。大贺胥原名詹姆斯·安德鲁·布...

  • 漫话“印度”之五

    在英国人统治印度之前,最早到达印度的是葡萄牙人。1498年5月,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抵...

  • 阿三空袭巴铁步骤

    印度越境空袭四步走:一是印度空军和陆军使用苍鹭无人机沿印巴实际控制线对巴控区内目标实施空中侦察。二是印度空军和印度...

  • 一口气看完印度史

    今天,我们通过给大家梳理印度的历史,也简单给大家介绍印巴冲突, 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会详细介绍印巴冲突。 废话不多说...

  • 为和平努力

    最近网络被印巴冲突的新闻充满了,印度一名空军飞行员被巴方击落并俘虏。为了缓和同印度之间持续数周的紧张关系,巴基...

  • 漫话拖巴

    午后,阳光照满阳台,暖暖的,随手翻开日历己是腊月12,意味再过18天新春来临,快过年了,按照惯例家里打扫打...

  • 镜头下的战争

    3月8日,《印度快报》报道称,继上月底印巴两国冲突中,印度空军战机两次遭袭坠毁之后,刚刚又传出1架隶属于印度空军奥...

  • 斯坦

    斯坦Stan:土地,地区,国家也(波斯语)。清真之地! 七斯坦:巴勒(巴以),巴基(印巴),哈萨克,塔吉科克,乌兹...

  • 印度,请马上撤退

    这一个多月,时不时看新闻上说印度中国怎么怎么,印巴怎么怎么,看得我眼花缭乱。 但我觉得既然印度既然踏上了中国领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话“印度”之七(印巴分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yr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