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个章节里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
1.提供了三种时间花费模型,对不同的阶段有了一个概况
2.提供了个人价值提升的建议(方法)
3.树立大局观,促进了对行业的思考
首先,这三种时间花费模型(哪三种?记不清的话再去读一遍吧)我觉得有种朴素却又很真的感觉,不是我在奉承,在读书的时候我也有自己的思考,这三种时间花费模型的意义不在于告诉读者,我们会这样经历过人生的不同阶段,而在于现在读到的你,可以思考下自己的赚钱模式了。我相信买这本书去读的人,多数已经准备好踏出那一步了?哪一步?发生改变的那一步,当然如果想的足够缜密,那么也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调整了。
那么,对于这部分读者来说,改变自己的时间交易模式已经加入了自己思考的范畴内。小范围来说,是开始思考在给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如何让这部分的劳动给自己也带来价值,进阶一点的来说,就是如何获得财富自由的方法了。
这次呢,我主要想说的就是,在大部分上班族的人群中,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商业模式,有没有对自己的行业有着一个基准的判断。
什么是商业模式?
就拿我今天和同事的聊天内容来讲吧。侯呢觉得在以前,只要把漫画画到极致就好了,什么钱不钱的,画到极致就好了呀。这个就是一种商业模式,靠出售自己的时间,不断的提高出售商品的质量,换取更高的单价,亦或者在以后出版漫画,靠版税收入来实现财富的累积。
为什么说是“觉得在以前”? 那个时候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一个精神大概就是这样,把事情做到极致,不用管其他的。现在呢,也许,只是也许,因为跨界成了常态,这个时代的主题变成了跨界,于是做技术的也要懂点商务,这就是维度上的变化,只钻研技术是一维,懂得沟通合作是二维,再懂点其他方面的知识补充进来维度就越来越高。这样的降维打击,屡试不爽。
换句话说,不断提升维度上的变化,也就算是优化单位时间质量的出路之一了。
那什么是基准的判断呢?就像是一个包子本来的价值是2元,因为品牌包装,宣传,甚至夸大部分事实,以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涨到了10元。对于从业者来说,老板雇佣自己创造的价值从2元变成了10元,工资肯定也会涨,肯定会很开心。
我想,各行各业肯定都有一个可以心安理得享受着这份盈利的门槛,其实是门槛就没错了,技术门槛,时间门槛,经验门槛,都是一个价值的兑现,怕就怕在,我们身处其中,以为让自己生存下来的是XX门槛,说着我们这行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你口中的“这个门槛”到底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到底有没有价值?这是值得深度思考的事情。
我是做视频内容的嘛,本身来讲就是一个搞技术的,当初我有这个想法源自于和客户的交流,一个做实体工业企业的小老板。他提到自己的技术壁垒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反应过来了,我当然没那么幼稚,会觉得工业技术真的就是这样简单。他靠他的工业技术吃饭,并且保持技术的研发,我靠我们这行的技术吃饭,并且也是不断的迭代技术。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技术真的有核心竞争力吗?我认为的技术真的是核心竞争力吗?
这种想法让我一惊,反观这样的技术,网上的课程多的是,只要愿意花钱去学,就肯定学的会,那么,这样的技术还算是一个能长期保持竞争力的东西吗?那么什么才是竞争力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