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充满谜题,常常让我们茫然无措,进退维谷,无法清晰地解答,甚至连谜面都搞不清楚。
价值观如同大海航行时的罗盘,随着我们的成长,被悄无声息地内置到生命系统之中。知或不知,觉或不觉,它都在那里,指引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方方面面的选择,小到日常琐碎,大到人生抉择。
本周,李笑来老师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了“价值观”这一概念,指出正是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所谓成功,无非就是解答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
所谓成功,还有另外一个解释: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生活中时刻刻都面临着选择,很多人会把注意力放到如何提高解答题能力上,很少有人会刻意打磨自己做选择题的能力。但实际上,做好选择题,才是做好解答题的大前提,做选择题的能力有时更重要。而做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养成正确有效的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最通俗,最有效的定义无非是:
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什么更好,什么最好”,这两个问题,足以帮你把悬在空中的价值观拉回到地面。
我们平时面对选择的时候,很少是在好跟差之间选择。如果一个选择什么都好,另一个选择什么都差,那其实并不存在任何选择,因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知道应该怎么抉择。我们通常碰到的情况都是,一个选项有好处也有坏处,另一些选项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是在好跟差之间选择,而是在好跟更好之间选择。这就需要你平时锻炼出甄别“更好”,甚至“最好”的能力。
只有平时不断问自己相关的问题,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拿出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帮助自己尽快得到最好的结论。
如果把大脑类比为操作系统,那么,这个操作系统里有两个东西是核心:
概念
价值观
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很简单:
1、看他的操作系统里有多少必要、正确、清晰的概念。
2、看他的操作系统里那些必要、正确、清晰的概念之间,有多少必要、正确、清晰的关联。
聪明显然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通过训练和自我训练,我们可以变得更聪明。
反观自身,我的头脑里有很多飘在天上的概念,似是而非,又因为缺乏深入的思考,很难升级出厉害的操作系统,导致貌似知道很多,却是断点的,做起事来会打折扣。
选择并不难,甚至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选择,只是价值观确定之后的自然结果。
而更深入的结论是:选择决定命运,而决定选择的是价值观,于是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敢于冒险,乐于尝试的人,然而回顾生命中做出的重要选择,无一例外都受制于安全感的需要。大学刚毕业时,我一心想通过考研去北京,却没有勇气放弃当时的工作,结果离成功仅半步之遥,最终未能如愿。后来的婚姻也好,工作也罢,甚至是孩子上学,我做出的统统都是符合安全感需要,貌似稳妥的选择。当独自面对自己时,我心里会有隐痛,似乎生命被束缚住了,动弹不得。以前,不明所以,现在才知道,束缚我的正是自己对于安全感的需要。将安全感放在首位则是我的价值观,看清了这一点,我才有机会挣脱束缚。
在价值观的养成过程中,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是——以偏概全。
绝大多数人被自己所局限,无法从“自己的世界”里跳出来,去观察整个世界,或者说去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一个更真实的世界。于是不可能选对,只能选错。
以偏概全就是一切都从自己出发,全然不知道别人可能跟自己不同,别人所身处的世界一样可能跟自己不同,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以为“自己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
而元认知能力是避免以偏概全的最好方法。能够战胜自己的认知偏差,客观公正地对待反馈,在发现反馈结果和自己预想的不同时,有勇气否定自己最初的结论(否定自己过去错误的想法,并不代表否定自己),这些都是克服以偏概全的重要品质。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经典的台词: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
即便是在监狱里,人仍然是有选择的,怀抱希望的人,最终获得自由,心有恐惧的人,则沦为囚徒。
一切的背后,是我们所信仰的价值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