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王溥有首《七绝 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本诗很是通俗大众,大意是,农家院落里常见的枣花,小小的,很不起眼,可至小能成实,能结果。桑叶呢乍看也没有什么奇特引入之处,而其出彩的环节在于能养蚕吐丝,柔解天下。如此看来,引人注目的牡丹如斗大,而最终却不成一事又空枝,堪为笑话。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虽没什么名气,但的的确确是一首佳作。天下花卉基本都如此:乍一看华丽优美,鲜艳夺目者,基本都是花架子,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只好过了眼睛而已。而那些默默无闻的贡献者,大多不咋为人所注意,像枣之玉英和桑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枣花小小,秋后却有枣儿甜脆;桑叶很柔弱,普通平凡,而终归能养蚕结丝,能织成五彩斑斓的绫罗绸缎,最终为世界增美添彩。
众所周知,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色泽亦十分丰富,长期以来被人们富贵兴旺,吉祥繁荣的象征。可以说,古人笔下歌颂牡丹,赞美富贵花(牡丹花的别名)的不计其数。也就是说,本作品的《咏牡丹》之“咏”毫无问题。可一读,作者却是赞美枣花桑叶而贬低牡丹花的“假大空”和纯然一幅花架子。
“咏”者,原本指那种声调有抑扬地念,如咏赞,歌咏,吟咏。咏唱等等。后来成为古代诗词曲赋里用来描述,抒发感情的习惯方式,如咏梅,咏史,咏怀,咏叹,咏叹调(富于抒情的独唱曲)等等。再回来泛指褒义性质的诗词曲赋,如:佳咏,歌咏等等。
那批评贬低,能“咏”吗?一般说,不能。
查,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山西祁县人,笔者老乡(哈哈,在此有扯虎皮做大旗之嫌)。五代至宋政治家、史学家。其人一生酷好学,手不释卷,学识渊博,主持修成《唐会要》一百卷,编成《五代会要》三十卷,是记述唐和五代时期国家典章制度、田徭赋税以及有关天文、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料汇编,历史贡献非常大。
如此的大手笔,大学问,那为什么会出现错“咏”这样的小漏子呢?或许是后人在辑录誊抄过程中的一个小小不经意之失?
那见识浅陋的笔者就不得其解了,希望能得到朋友你的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