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政”篇第16章。
《论语》诵读第二十五天(为政16)【注释】
①攻:做。
②异端:中庸的两端,“过”、“不及”。
【翻译】
孔子说:“做事情过或不及,都是祸害啊!”
今日任务:
1、诵读第16章50遍;
2、诵读第15章50遍
3、抄写第16章一遍。
秋澄有想法:
也有人把这句话解释成这个样子: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感觉这个解释不太符合中庸之道。
我更倾向于我记录的那个解释。
无过、无不及,便是中庸之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君子行事,没有私心,做事不偏不倚。处理事情的时间、程度都刚刚好。
“过”,不是指过错,而是指程度,跟“不及”是相对的。
比如学习某种乐器。有人不问时间、不分场合,自己累到虚脱,还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生活,那就是“过”了;
有人只是象征性地练习一下,并没有花费心思去学,那就是“不及”。
“过”和“不及”都是不利于事情发展的。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