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梁遇春

作者: 耐斯图迷球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22:22 被阅读40次

生活中,活的极明白的人,要么长寿,要么短寿。比如张爱玲,比如梁遇春。

梁遇春,生于1906年,死于1932年,一生只活了26个年头,可谓才高命短。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特色的散文家,作品不多,有《春醪集》、《泪与笑》传世,可都是散文中的精品。梁遇春一生虽短,却活的极其明白。他一生血气方刚,充满激情,却把社会看得很平淡,很透彻。有才华,有个性,对于一个明白的人来说,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只能活的很短暂。废名曾评价梁遇春:“此人只好彩笔成梦,为君应是昙华招魂。”昙花一现,成就了梁遇春的一生传奇,又给读者带来莫大的遗憾。

文如其人,梁遇春的散文特点偏于议论,属于“快谈、放谈、纵谈”型。论人生,论文学;论爱情,论友谊;论社会,论现实。……无所不包,海阔天空,气势恢弘。透过《泪与笑》和《春醪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梁遇春。

人生在世,哭笑是平常之事。有笑有泪,悲欢离合,人之常情。在梁遇笔下,泪与笑被描写的极真切,极细致,让人感慨“泪与笑”就是整个人生。泪,有痛苦之泪,悲欢之泪,离别之泪,伤逝之泪;笑,有快意之笑,滑稽之笑,冷笑,讥笑,无奈之笑。大千世界,百媚千态,都附于“泪与笑”之中。梁遇春以敏感的内心,冷峻的笔锋,勾勒出人生的“泪与笑”的真实图景。对于人生,梁遇春在《途中》写道:“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当我们正寝以前,我们可说是老在途中。”他把人生看成一条道路,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中途是路过。这条路我们每个人都会走,中途怎样度过,各人有不同的选择。“途中自然有许多的苦辛,然而四周围的风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跋涉这路程来细细鉴赏。除开这条悠长的道路外,我们并没有别的目的地,走完了这段征程,我们也走出了这个世界重回到起点的地方了。”试问,又有几个人能把人生看得这么明白,这样透彻?梁遇春虽然只活了26岁,可他是多么留恋自己的人生,留恋这个美好的世界呵!那些感慨人生苦短,人生无趣的人是多么可悲,可鄙!

梁遇春是个关心生活的人。对于做文章更有一番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论知识贩卖所的伙计》中说:“我不相信学了文学概论,小说作法等课的人们还能写出好小说来。英国一位诗人说到,我们一生的光阴常消磨在两件事情上面,第一是在学校里学到许多无谓的东西,第二是走出校门以后,把这些东西一一设法弃掉。最可惜的就是许多人刚把这些垃圾弃尽,还我海阔天空的时候,却寿终正寝了。”多么直白,多么深刻,多么现实的议论!做文章需要生活,生活是我们活动的场所,也是灵感的源泉。梁遇是个预言家,他和我们时代是一起的。现在想想,我们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承担在这两件事情上面,它已经变成一个囚笼,能打破这个囚笼的都是猛虎,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说到爱情,自然都是缠绵悱恻,风花雪夜,浪漫之致的。梁遇春却给它下了一个很秒的定义: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他就像情爱世界的旁观者,又像情爱世界中的统治者。没有经过爱情洗礼的人不会说得如此明白,经过爱情洗礼的人也不会说得如此理性。梁遇就是这样一个人。“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古典文人,一个风度翩翩的君子;又看到一个现代时髦的先锋人物。他对爱情的诠释,令每个人都为之信服。

当读到《Kissing The Fire(吻火)》时,令我惊讶不已。惊讶的是一个人竟然能把另一个人看得如此明白、深刻。假如让你用一句话来评价徐志摩,你肯定会说:浪漫。不错,梁遇也想到了,但他用的是另一句:Kissing The Fire(吻火)。这不仅看到了徐志摩浪漫的一面,还看到了他人格的另一面:执著、不屈、具有坚强的信念。梁遇春和徐志摩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谊。这篇文章是梁遇春悼念徐志摩的祭文。文章写的真情毕露,感人至深。在激情和理性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感情。不禁感慨,对于友谊,有的人,或知己不知彼,或知彼不知己,都容易产生决裂。文章写到这份上,友情真正达到知己知彼的境界了。

看了很多关于写猫和狗的文章,唯独梁遇春这篇《猫与狗》让我感慨至深。梁遇春生活的年代,混乱黑暗,充满恐怖主义色彩。他把当时的上海看成一条狗,代表现实的黑暗;把北平看成一只猫,代表灵魂的堕落。我想只有如此明白的人,才能把现实隐寓的那么彻底,那么深刻。他是这样描写的:“若使我们睁大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是给猫狗平分了。现实的黑暗和灵魂的堕落,霸占了一切。我愿意这片大地是一个绝我人烟的荒凉世界,我又愿意我从来就未曾来到世界过。这当然只是个黄金的梦幻。”处于这样的年代,梁遇春表现出一颗文人悲悯的心,他想化做一只孤鸿,逃离这个世界,却永远也做不到。于是他只有无情地批判,热血沸腾地批判了!猫和狗的寿命是不会长久的!

梁遇春,一个极明白的人,走完了一段传奇的人生。虽然路途短暂,但他的人生意义深深影响着我们。明白不是错,错的是生逢的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命运。现在有的人感慨“难得糊涂”,其实他们不明白,因为明白的人是容不得自己半点糊涂的。

2005.07.16

相关文章

  • 遭遇梁遇春

    生活中,活的极明白的人,要么长寿,要么短寿。比如张爱玲,比如梁遇春。 梁遇春,生于1906年,死于1932年,一生...

  • 梁遇春散文

    创作的你的创作 善言 善言 曾子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真的,人们胡里胡过了一生,到将瞑 目时候,常常冲口说出...

  • 不问今夕是何年

    昨晚读梁遇春的《又是一年春草绿》思绪万千。 梁遇春生活在大师云集的民国时代,1932年因为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只有...

  • 语言的尽头是人性——读梁遇春译康拉德《吉姆爷》

    读完了梁遇春翻译的这一本英人康拉德的《吉姆爷》。梁遇春英文好,译笔又是与他沉郁中带上一点沉思意味的文笔,完全...

  • 齐东昏侯刺客郑植不杀梁高祖:历史上那些因感动而未行屠戮的刺客

    作者:史遇春 ——齐东昏侯刺客郑植不杀梁高祖 事主为梁高祖,那么,就先介绍一下其人。 高祖是庙号。 梁高祖也就是梁...

  • 《吻火》梁遇春片段

    三年前,在上海的时侯,有一天晚上,他(徐志摩)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他说道:“kissing th...

  • 泪与笑     梁遇春

    匆匆过了二千十年,我自然是常常哭,也常常笑,别人的啼笑也看过无数回了。 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见泪,自己的热...

  • 文辑|苦笑·梁遇春

    你走了,我却没有送你。我那天不是对你说过,我不去送你吗?送你只添了你的伤心,我的伤心,不送许倒可以使你在匆忙之中暂...

  • 2018-09-26

    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做各种错事的可能,所以更有原谅他人的必要。——梁遇春

  • 东汉外戚、大将军梁冀一支的梁姓源流与脉络

    作者:史遇春 要说梁冀,得先从梁氏的家世说起。 一、初祖黄帝 按照世系上溯,梁氏的初祖,也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遭遇梁遇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cu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