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巴金《家》:自我设限,是高觉新最大的悲剧

巴金《家》:自我设限,是高觉新最大的悲剧

作者: 素心以莲c | 来源:发表于2021-01-24 23:09 被阅读0次

文/尧的宝

读完《家》的前十二章,感受最深的是故事里矛盾冲突无所不在。矛盾的社会,矛盾的思想,矛盾的人物。

巴金笔下塑造的人物,各有千秋。

给我感触最多的是大哥高觉新。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话,我能想到的是,他犹如一塘死水,偶尔风吹过,则能激起一点点涟漪,随后又归于平静。

他,是高家长孙,是大少爷。他也有梦想与期待,他梦想着能接受更高的教育,他期待着与梅表姐的爱情。

然而,现实是,他的道路早就被父亲一手铺好。

中学毕业,接受父亲用抓阄决定的亲事,接受父亲的工作安排。

他,全盘接受了。没有争取,也没有拒绝。抛开欢喜与悲哀,默默地在既定道路上走着。

所有情绪的出口,只是掩上房门,默默痛哭,亦或将爱寄予梅花。

父亲去世后,便一个人扛起一个家,为避免纷争与烦恼,他选择了“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

当新思潮的风刮过,他的思想激起阵阵涟漪,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洗礼,然而,现实的生活依旧在老路上走着。

高觉新剧照

造成他的矛盾境遇,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一、社会环境影响

他生在旧社会,从小就耳濡目染着封建礼教,事事遵从着父母之言。

当新思想还没有彻底席卷整个社会时,倘若做出点与旧理念不符的行为,就会有无数的“社会卫道士”跳出来批判。

就如觉慧不想坐轿子,也会被拿来嘲笑打趣。就如表妹琴,作为女孩子,不缠足、还有学上,就惹来无尽的闲话,想要跟男同学共一个学堂更是难上加难。

当自我心理不够强大,就会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无法挣脱。

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依然能找到一些残留弊端。

很多人都有“趋同”心理,害怕自己成为别人口中的“异类”,如果对于一件事,身边的人都说是对的,又有几个人可以毫无顾忌的站出来说,它是错的?

二、家庭教育因素

他成长的社会背景下,孩子都是作为大人的附属品所存在,高家更属于达官贵族一类,封建礼教会实施的更加彻底。

他的祖父、父亲放在现在来说都是属于控制型人格,他们在家的地位说一不二,不可动摇,母亲作为女人,在家里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作为晚辈的他,更加没有说话的份,更别说什么要尊重孩子的内心。

所以,在他五岁时就已经很“懂事”,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失望而努力读书。

从小就是以乖乖形象示人,所以在父亲对他安排亲事,安排工作时,他也没有想着去拒绝和抵抗,只是压制自己的内心,一个人偷偷痛苦。

现今时代,控制型父母,依然不在少数。

他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天天对孩子喊着“你要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鲁迅说过一句话: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

听话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了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高觉新剧照

三、自我因素

他从小生活在物质条件优渥的家庭里,家里下人就有几十个,工作的公司里有他们家的股份,父亲还是其中一个董事,可以说,他是在温室里长大的。

所以,究其根源,他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下意识的选择回避,也就造就了他懦弱的性格。

同时,他也是自私的,对家人的感情并不深厚。

这可以从他的父母和大妹去世时,他的反应可以看出。

母亲去世时,“固然他知道,而且深切地感到母爱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代替的,不过这还不曾在他的心上留下十分显著的伤痕。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前程和他的美妙的幻梦”。

父亲去世时,“他的悲哀不久便逐渐消去,在父亲的棺木入土以后,他似乎把父亲完全忘记了”。

大妹去世时,“虽然给他带来悲哀,但是他也觉得心里轻松一点,似乎肩上的担子减轻了一些。”

他承担起家族的担子,不过是因为他是大哥,他别无选择。

其实,这时的他,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改变,可以革新的转折点,只是,迫于祖父的威严和现实的困难,他再一次选择了逃避。

由于奋斗毫无结果就轻易放弃,同时也是疲于应对,因此选择了牺牲时间,牺牲自我,换得几天安静日子。

他自身跳不出舒适圈子,只好躲在自己的角落自怜自艾,选择在思想上去接受新的东西,以此掩盖自己的无能,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几乎连自己都相信了,我并不是懦弱,我只是受到这个“吃人”社会的戕害。

如果他有着琴的理念,“希望在于自己,不在别人”,或许会是另一种命运。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巴金《家》:自我设限,是高觉新最大的悲剧

    文/尧的宝 读完《家》的前十二章,感受最深的是故事里矛盾冲突无所不在。矛盾的社会,矛盾的思想,矛盾的人物。 巴金笔...

  • 高觉新:长子的悲剧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在巴金的《家》这部小说中,高觉新这个角色带有非常浓厚的悲剧色彩。觉新在他所处的一房里是长子,...

  • 巴金《家》中的高觉新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读完巴金的《家》感触颇深,对其中高家长房长孙高觉新这个人物感触较深。 他这个人...

  • 比较

    比较巴金《家》高觉新和老舍《四世同堂》祁瑞宣的性格特点。 巴金《家》中的高觉新和老舍《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虽然都...

  • 我的文学阅读之旅 Day2

    《家》巴金 时间:20世纪初期 地点: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 主要人物:封建大家长高老爷,长房长孙高觉新(巴金哥哥...

  • 生活杂记

    巴金的小说《家》觉新这个角色,很容易让我们联系生活,觉新是一个精神上支持传播新思想,而行...

  • 点滴感悟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世界上最大的牢笼,是人的认知,世界上最大的设限,是自我设限。 发现自己的无知,需要相...

  • 如何理解吃亏是福(二)

    第一种理解认为由吃亏可以推断出有福,我认为这样的推断是错误的。很简单,举两个例子。巴金的《家》中大儿子高觉新为了承...

  • 2021-11-16

    自我设限是阻止我们个人成长和探索的最大敌人,不轻易自我设限,而是跟随内心的涌动,我们会看到当自我打开的时候,世界的...

  • 巴金《家春秋》:淑英和蕙境遇相同,为何却走向两种不同的人生?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在第二部《春》里出现了新的人物,就是高觉新的舅父一家,还有蕙、芸和枚三个表弟表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金《家》:自我设限,是高觉新最大的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iv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