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骏马
我猜,你不是因为这句话进来的,我和你一样不喜欢标题党。但是,我却是为搞清楚这句话的逻辑关系而完成这篇文章。
有个问题。我们是先取得成功,再感到幸福,最终实现财富、时间自由,还是先找到自由,进而拥有幸福,在现实中取得更大的进步。看上去,这是两条完全相反的曲线。每个人都追求自由和幸福,而进步和成功只是我们通往这一目的地的方法和手段。
你认为是这样吗?
多数情况,我们是按照头脑中提供的思考路线图在行事。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所完成的工作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路线图是错误的,认识是错误的,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还能站着脚。显然,在我们心中做任何事都有目标感,无论做什么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管是坐公交上班,还是坐地铁出行,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如果有人喜欢步行,没有人说他的选择是错的,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因此,选择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状态的差异。自由与幸福,进步与成功,谁先谁后是我们选择的结果。看上去,没有什么对与错,但是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人们的体验会千差万别。有的牢骚满腹,有的抱怨连天,有的阳光洒脱,招人喜欢。
有多少工作,我们是喜欢才去做,又有多少事,我们是因为钱才去做。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自由吗?又有多少人可以不谈钱,去做事。我们做事脱离不了生存,利益,感情,同理心,总会被一些力量牵着往前走。严格地说,这些都是一种不自由。
康德说:“真正的自由,仅仅是出于义务,认为这件事应该做。自由是不受驱使,既不被别人驱使,也不被自己的欲念驱使。”
人不能活成一个工具,更不是手段,人只能是“目的”。自己不受人利用,也不利用别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才是强者。
这样的自由是不是太难实现了。即使真的实现,我还要在社会上生活,与人接触。难道,成功不就是被社会认可吗?我们需要社会的认可。
咱们换个思路。你可以把认可当做一个副产品,你做的好别人自然会认可——但是你不应该直接追求认可,不被认可牵着鼻子走。看到这里,你是否想起成功者的一句话,追求金钱,你永远追不上,因为钱是你个人价值贡献的副产品。
被认可驱使的人,干什么都爱跟人比较。比如,为了得到读者的认可,会想方设法迎合需求,反而限制了创作的自由。自由,是一种平等关系,人和人有差距,但却是各自独立平等的。你给路边乞丐碗里放了50块钱,不是你对他的施舍,而是你认为你应该这样做,与道德高尚无关。老板给你安排任务,你应该听他的指挥,你们是工作上的合作关系。你认同这份工作,这项工作是你应该干的,而不是因为钱,因为惧怕老板才去干。高水平的工作场合,应该都是这样。
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也是幸福的根源。很多人的幸福感是跟别人比较出来的,是比出来的幸福感。这种比出来的幸福不是一种自由,只会让内心不满足。比出来的幸福是短暂的,来的快,去的也快。转眼,就可能被别人把你比下去。
幸福来自对社会对家庭对团体的贡献。贡献不分大小,只要你内心认可,说服自己,就是一种幸福。也许你做的这件事别人根本看不到,也许别人还误解你,但是没关系,你自己知道你做了贡献。妈妈起了大早,为孩子做了可口的早餐。老公帮老婆擦了皮鞋。你为公司签下了大客户。你是在贡献感指引下完成的,你内心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关于贡献感,我们并非只属于一个共同体!当我离开部队的时候,我不会认为被共同体抛弃了,除了工作20年的单位,我还属于很多个共同体。
上述理论,是教我们怎么主观看待这个世界。你遇到的事情是不变的,怎么看待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你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意义,你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通往某个目的地的线段,而是无数个“点”的连续。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好好珍惜,好好体会,好好享受。你要喜欢当前的自己,你才可能一辈子幸福。
我们每个人只能改变自己,对自己负责,而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因为他人的改变你无权干涉。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我爱你是我的选择,如果你爱我最好,如果你不爱我,那是你的自由。
幸福是一种心态。如果你现在不幸福,那么,请你反着想一次,站在你想要的终点,往回走,找到当下的自己。你要学会坦然面对自己,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思路,接纳自己,做一个幸福的人,其实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