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五)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五)

作者: 本草芯 | 来源:发表于2021-10-30 09:48 被阅读0次

  

(五)第五个观察,是观察今生与来世的利益。

  1、如果一件事情对今生来世都有利益,就应该去做。

  2、如果一件事情不但对众生的今生没有利益,恐怕来世也从中得不到什么利益,则无论外表再怎么伟大,也理应放弃。

  实际上,佛也一直反对形式化的东西,对众生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只是注重形式,则无论表面上仪式再隆重,显得再高尚,佛也并不赞叹。

  3、如果一件事对今生有利益,对下一世却有伤害,该如何选择呢?应该选择放弃。因为,一旦做出违背因果的事情,今生也许会得到暂时的利益,然而,因果丝毫不爽,在来生因缘成熟之时,我们却要感受成千上万倍的果报,所以,要以下一世的利益为主。

  比如说,假设我有一个仇人,要是不杀掉他,我肯定会被他杀死;而杀了他,我也许会多活几年,但下一世的果报就不可思议了,投生到地狱、饿鬼道的痛苦绝对是无法回避的,只能无奈地忍受,到时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和能力就很难说了,所以,在面临这种抉择的时候,我必须选择来世。

  再比如,如果我今生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倘若偷到一、两万块钱,就能彻底解决目前的窘迫现状,即便如此,我还是不能选择偷盗。因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这笔钱,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我毕竟生活在人的世界中,总会有办法生存下去,但二者来生的果报就全然不同了,因此,比较今生与来世的利益,应该忽略今生而以下一世为重。

  4、任何一件事,如果对今生有伤害,却对来世有帮助,就绝对可以做。

  这个问题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刚才也讲过,如果因为饥不可耐而杀生吃肉,果报成熟之时,不仅是下一世,在将来的五百世当中,都要偿还血债——长久地感受地狱的难忍痛苦。所以,我们宁可选择使其今生受苦,即使今生会感到痛苦,然而,与下一世的痛苦相比较的话,也就微不足道了。

  应该强调一点,笔记中主要讲的,是利益他众时候的选择,也即以观察对众生的利益与伤害为主。

  笔记中继续说道,作为大乘行者,自从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以后,饶益众生就是今后唯一的工作,除了饶益众生以外,他没有其他该做的事情。佛给他布置的唯一功课,就是饶益众生。

  饶益众生的方法各式各样,大概可以归纳为六度——六波罗蜜多。《入行论》中讲得非常透彻,在六度里面,包含了很多利益众生的方法。佛经云:六度当中的每一度,都分为三种,布施也不例外,有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其中的法布施、无畏布施,又可以分为很多种,这些都是饶益众生的方法。

  做任何一件事情,想真正具足六波罗蜜多,需要具备两个或三个条件:

  第一个,是发菩提心。虽然基督教等一些外道也有布施、忍辱的修法,但是不具备发心;小乘佛法虽然不太强调布施,却十分强调忍辱,但他们的忍辱却不具备菩提心,因此也不算大乘的波罗蜜多。

  第二个,是要证悟空性。做任何事,都应在证悟空性的前提下进行。比如,在布施的当下,最好能精通三轮体空,三轮清净,通达与布施有关的所有显相,都是如幻如梦的,如果能证悟这一点,才能纳入六度的范畴。

  第三个,是要有回向,并且要是大乘的回向,也即回向成为成佛之因。回向的意思,就是把善根赠送给众生。在藏文里面,回向和赠送是一个字,实际上也是同一个意思。

  有了这三个条件的话,修禅定可以变成禅定波罗蜜多,修忍辱可以变成忍辱波罗蜜多,其他以此类推。如果缺少了一个条件,就不能成为波罗蜜多。事实上,回向可以归纳在发心当中,有了发心也就是有了回向,因此,三个条件也可以算为两个。

  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典,它囊括了所有大乘佛法的含义。在这部论典当中,又增加了一个条件。也就是说,需要四个条件,才能成为波罗蜜多。

  哪一个条件呢?举例来说,如果有人需要经济上的帮助,一些普通人也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但是,在资助以后,其他的事情普通人就不会管了。大乘佛法就完全不同,它更注重目的性。大乘佛法认为,资助钱财解决众生生活上的问题,只是临时性的目标,而非最终的目标。我们最终唯一的目的,是通过布施让对方学习佛法,走解脱道,并最终证悟空性。必须要有这个结果,才算是布施波罗蜜多,因此,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强调了四个条件。在具备这四个条件的前提下,布施、持戒等等才会成为波罗蜜多,否则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善行而已。

  四个条件当中,通过努力,世俗菩提心是可以发起的;回向也没有多大问题;虽然通过布施等行为,不一定能最终让对方信佛、修法,但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唯有证悟空性的境界,恐怕比较困难。不过,我们可以争取达到最低的限度。比如说,在布施钱财以后,可以静下来思维一下三轮体空:运用中观的逻辑,从施者、受者、所施物三个方面去观察、推理,最终理解到这三者都是空性,都是造作心的显现,如同梦境一般没有任何实质。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四个条件我们基本上就具备了。从今以后,无论放生也好,念经也好,都应该尽量努力地具足这四个条件。

  本来我们有着很多饶益众生的机会,但往往却因没有重视而错过了;即使没有错过,也会因为缺少了一些条件,而不能成为波罗蜜多或成佛之因。

  波罗蜜多跟成佛之因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到达彼岸。此岸是指整个轮回,乃至菩萨十地以下,都叫此岸,佛的果位才能称为彼岸。

  不过我觉得,从理论上认识这四个条件,大家都可以做到,事实上,大家所缺少的,是实际的修持。我以前讲的菩提心修法,就有广的、略的等一个完备的系列;《入菩萨行论》,更是最完整的一套大乘见解与修法。从闻思的角度而言,学习了《入行论》,已经相当充足了,如果学了《入行论》还没有菩提心,就再没有什么更好的可以学的了。

  今天你们可以自己观察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菩提心,可能很多人还没有生起,更遑论证悟空性的境界了,它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情,比菩提心还要难得多,从文字上理解空性相对要容易些,中观论典中的论证、推理方法都非常丰富,讲得很透彻,但真正证悟空性却很难,如同做任何事情都要具备这四个条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样。因此,讲解、闻思都不是最重要,修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修要从闻思而起,不闻不思修什么,但是,如果不修的话,闻思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好好修行!

相关文章

  •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五)

    (五)第五个观察,是观察今生与来世的利益。 1、如果一件事情对今生来世都有利益,就应该去做。 2、如果一件事情不但...

  •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九)

    (九)第九个观察,是观察自己闻思修的增长或减少。 这是九观察中最重要的一条,可分为三个选择。 1、不管是直接或间接...

  •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二)

    (二)第二个观察,是观察利害轻重,也即观察对自己与众生损益的轻重大小。 1、如果一件事情直接或间接对众生有极大的利...

  •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八)

    (八)第八个观察,是观察众生的根机。 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不可思议,但归纳起来,有八种不同的根机:第一种,对下一世...

  •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一)

    二、观察的方法 (一)第一个观察,是观察自他利害。 1、总的原则。如果对自他双方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利益,原则上任何事...

  •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三)

    (三)第三种观察,是观察生命的等次。 也许有人会问:佛教不是主张众生平等吗?尤其是,佛陀还提倡任何众生都不允许伤害...

  • 饶益有情九观察【二】(四)

    (四)第四个观察,是观察生命的数量。 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对一群人有利益,对另一群人有伤害,况且双方的条件是相...

  • 六祖坛经(决疑品)3-12

    第三讲 《决疑品》 (五)日用常行饶益 饶益是菩萨行者的三聚净戒之一,分别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

  • 20190327饶益有情 行善无量

    末学先做惭悔,昨天QQ连线分享,有师姐分享“吃泥饼”的故事,这是文字稿中的部分,在大爱台播出时已被剪辑。末学当时没...

  • 生命最深沉的体验在于无尽的超越

    十行位第二行是饶益行,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饶益行?这个位次的菩萨要行饶益行的菩萨叫菩萨摩诃萨,即何等为法身大士的饶益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饶益有情九观察【二】(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kg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