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节细胞的矛盾与制衡
人体40~60万亿个细胞所需元素的供应,无法逐个保障,只能按人体对各种元素统一需求量统一供应。人体血液循环将各种元素运送给各个不同组织、不同器官、不同系统的细胞面前,它们各取所需,多余的由肾排出体外。
各种细胞有不同作用,适量的元素得到保证,细胞就具有了免疫力,按理说都是免疫细胞。那么传统医学为什么认为,细胞分为免疫细胞和被免疫细胞呢?
(1)免疫细胞
在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病毒的功能,因而,被称为免疫细胞之一。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功能更大。中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约10-12微米,细胞核形态不一,细胞质内的特殊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当机体某一部分受到细菌侵犯时,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并吞噬细菌。
吞噬细胞指血液中有吞噬功能的细胞,例如白细胞。作用是吞噬细菌,衰老、损伤、死亡细胞。保证机体免疫能力和新陈代谢。巨噬细胞指大型的,可吞噬大型病原体的细胞。它们都来自造血干细胞。细胞内外所表达的蛋白不同,使它们具备不同功能。吞噬细胞存在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维护人体兔疫力。吞噬细胞具有溶酶体,能降解掉吞噬的物质。然后激活体内遗传物质的表达,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后,溶酶体释放溶菌酶,最后吞噬细胞也被降解了。这属于细胞的编程性死亡,也就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凋亡。
还有溶酶体形成的自噬体,单核细胞,T细胞,B细胞等有免疫功能细胞。
但是,功能最大的是NK细胞,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是威力最大的免疫细胞,不仅杀伤癌细胞,而且抗病毒感染,调节兔疫力。
NK细胞确切的来源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直接从骨髓中衍生,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的微环境。小鼠和人的体外实验表明, 胸腺细胞在体外IL-2等细胞因子存在条件下培养也可诱导出NK细胞。NK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
由于NK细胞具有部分T细胞分化抗原,如80~90%NK细胞CD2+,20~30%NK细胞CD3+(表达CD3ζ链),30%NK细胞CD8+(α/α)和75~90%NK细胞CD38+,而且NK细胞具有IL-2中亲和性受体,在IL-2刺激下可发生增殖反应,活化NK细胞可产生 IFN-γ,因此一般认为NK细胞与T细胞在发育上关系更为密切。与 T细胞、B细胞相比,NK细胞表面标志的特异性是相对的。IL-2、IL-12、IFN-α、TNF-α以及 白细胞调节素(leukoregulin,LR) 对NK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有正调节作用。 前列腺素 (PG)E1、E2、D2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NK细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也称NK细胞。因为其非专一性的细胞毒杀作用而被命名。没有T细胞B细胞所具有的受体,不会进行受体的基因重组。但仍具有一些特殊受体,可以活化或抑制其作用。占循环中淋巴细胞族群的5-10%。和杀死肿瘤细胞有关,可利用分泌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摧毁目标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属于粒状 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能迅速溶解某些肿瘤细胞,因此开发它的抗癌功能是近年来癌症研究的重点。特别是21世纪初人类开始的 生命方舟计划在开发自然杀伤细胞的抗癌功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 NK 细胞对肿瘤细胞或受感染细胞可以做出快速的免疫反应,所以在机体的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 NK 细胞不足的患者更容易受到严重的系统性病毒感染。外周血中 NK 细胞活性高的男性患肿瘤的几率要低 10%,而在女性中这一数值是4%。同时 NK 细胞不需要特异性的抗原刺激,即可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的特性,使其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无法在体外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高纯度NK 细胞,成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瓶颈。
(2)被免疫细胞
有免疫细胞,一定会有被免疫细胞。事物正反相对出现,这是宇宙第一逻辑:二元相斗,不能统一。被免疫细胞是指被细菌病毒控制的细胞,或是主动杀伤细菌病毒而被损伤的细胞,与将要死亡的细胞,也是被免疫细胞吞杀的对象。这是二元论哲学得出的矛盾逻辑,似乎解释不通。同时,传统医学,将癌细胞更看作是被免疫细胞,于是出现NK细胞理论,大力研制体外培育NK细胞,移植体内吃掉癌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但是,历时多年,并未取得疗效。
如果认定癌症是放射性过盛引起的话,我们根据逻辑推理,得出免疫和被免疫细胞都是癌细胞,由于放射性过盛,才引起能量亢进,喜欢恶斗。例如,细菌病毒侵入体,首当其冲的是放射性亢进细胞,战败了,会被接续的放射性亢进细胞所吃掉。所以,免疫和被免疫都是放射性亢进细胞,被斗受伤者即是被免疫细胞。按着三元论哲学逻辑,必然会有稳定细胞对放射性亢进细胞内斗制衡。
(3)稳定细胞
人体40~60万亿细胞中,绝大多数细胞是稳定细胞,它们体内水、无机盐和大分子有机物,都是由无放射性和少放射性元素组成,是维护人体稳定的因素。宇宙创造了生物,一定将宇宙逻辑赋与生物。宇宙的稳定逻辑是三元制衡,因而,要从三元制衡思维分析细胞的构成,首先要理清大多数细胞的属性。
14C理论出现后,人类要推理。推理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依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定律进行。人类纯熟地运用化学定律思考医学,现在要用放射性物理学思考医学了。宇宙的能量来自放射性电子,生物的能量也是如此。是14CO2创造了有机物,形成食物链,创造了人。人体能量来源14C,它形成有机物,构建了细胞。14C,被13C、12C制衡,防止放射性能量过盛而造成癌症。14C是极少数,形成的有机物也是极少数,无机物元素的放射性元素也是极少数。所以,一定有众多稳定有机物和细胞。
人体放射性过盛,会引起大多数有机物、无机物元进,引起大多数细胞呈现放射性亢进状态,会增加癌细胞之间恶斗现象,会使稳定细胞减少。于是,癌症发生。
如果医学不依14C理论修正传统医学,将无法突破癌症治疗方案。必须对有机物构成提出新的理论,必须将放射性电子物理学与医学结合,对NK胞组成的有机物中碳元素作放射性检测,是14C含量多?还是13C、12C含量多?另外,细胞内存在多少放射性无机同位素?或者说NK细胞具有放射性还是无放射性?别再以“二元恶斗”思维,用放射性杀放射性治癌,必须将“三元制衡”思维引进医学,我们的传统医学理论,已经走到瓶颈,必须从二元恶斗思维进化到三元制衡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