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韵诗词散文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赏析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赏析

作者: 拜读LY | 来源:发表于2024-02-02 21:18 被阅读0次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①。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注释:

①绕梁:《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遂以“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回旋,久久不息。

赏析:

虞伯施(虞世南字伯施)是唐代书法大家,深得羲之真传,擅书,也擅诗,其诗多婉缛密丽、工致柔和,《咏蝉》《出塞》《奉和咏风应魏王教》为其代表作。其中,《咏蝉》最清标,《出塞》最苍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则最灵动温婉。

诗很简短,是一首应制小诗,唱和之作,无个人情感之外露,但琅琅读来,却也小巧玲珑、别见精致。

全诗四句,句句都在摹风,却又无一字着风,皆是侧写,又极逼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形象地对风做了绘写。

首句“逐舞飘轻袖”是从视觉的角度摹风,写了微风怡荡、飘袖拂裳之态;次句“传歌共绕梁”则从听觉的角度摹风,写风送清歌、袅袅动人之情态,其中“传”字下得最是传神。另外,轻歌曼舞本身,也极尽欢乐之所能,联想诗作的背景,可知诗人彼时正在与魏王欢筵。

三、四句,诗人笔锋微宕,从筵上写到了筵外。

“动枝生乱影”,“动枝”言风动,“乱影”为影乱,既暗表天气晴好,又淋漓地描绘出了树影横斜、摇曳生姿的唯美,不仅使风更传神,亦让景更引人。

“吹花送远香”,落笔嗅觉,以风送花香、袅袅香传的自然情态,将无形的风具象,令其可嗅、可闻、可感,生动异常。

四句诗,四幅小影,不仅从动态的角度对风进行了描绘,而且应情和景,将欢筵的情形也写入其中。伯施之巧思,由此可见一斑。

相关文章

  •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霜”不是真霜

    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咏风(原名《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

  • 学唐诗300首第三首3《咏风》

    《咏风》虞世南 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封为魏王,他作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所以题作“应魏王教”。风本无...

  • 新年感物华 忧思萦心头——苏轼咏新年诗赏析

    新年感物华 忧思萦心头 ——苏轼咏新年诗赏析 王传学 熙宁九年(1076年)冬,苏轼奉诏离密州移知河中府(今山西省...

  • 玉漏迟 咏荷

    玉漏迟,咏荷 文/天翔 算风来恰好, 叠波起浪, 应无人教。 腾绿翻青, 惹个暗香初搅。 任似深闺清秀, 尽如此,...

  •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魏王堤 白居易〔唐代〕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赏析 诗的起始两句:...

  • 七步成诗

    “奉魏王令,曹子建拒不服丧,实为悖逆,贬为安乡侯,即日启程,离开许都。无魏王诏令,永不得返京。” 北方的秋风吹下来...

  • 《秋夜寄邱员外》赏析概要

    秋夜寄邱员外 唐 -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赏析概要】 1.思想内容 怀人...

  • 咏奉孝

    形骸放浪掩赤诚,临终抱病从军征。 遗计纵将辽东定,冢上雁孤新酒冷。

  • 咏奉先

    纵马执戟真豪杰,儿女情长亦英雄。 红尘踏遍傲骨高,偏为伊人成年少。

  • 莫嫌寒漏尽 春色应来早——咏除夕古诗赏析(下)

    莫嫌寒漏尽 春色应来早 ——咏除夕古诗赏析(下) 王传学 宋代的春节习俗与唐代相似,除夕守岁是过年的重要习俗。 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mt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