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

作者: 钟馗驱鬼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17:40 被阅读0次

2020年的春节,全国人民都在经历,新型肺炎疫情的考验。帮不上什么忙,为了不给别人添乱,从年前几天开始,到现在,天天不出门宅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看手机。

看到很多人写诗词,出对联,看了很多以后,觉的,有这么多人喜欢传统文化,实感欣慰。

然而,更多的感觉是,很多人喜欢传统文化,但是基础薄弱,有很多人连平仄都分不清,更不用谈格律。

说实话,我也所学浅薄,反正宅在家,不妨胡乱发两帖,互相学习也好,打发时间也罢。

由于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官话(普通话)历朝历代不尽相同,语言经过长期的进化,到现在,全国官方语言为普通话。

然而,今天我们通用的普通话是有缺陷的,没有 入声字。入声字保留在大量的方言中,有时候用方言读古诗词,比普通话更加合辙押韵,更加具有音韵感

不管怎么说,历史上的读音谁也说不准。我们今天说普通话,自然以普通话的音为准。因此,如果创作,我支持《中华新韵》,而不支持《平水韵》。

《平水韵》只要有些了解就够了,主要为的是,更容易理解古诗词,骈文,韵文……至于今天的人创作,还是用《中华新韵》比较好。(个人见解)

一般来说,普通话的拼音四个声调。

三四声为仄声,一二声为平声。

除此之外,还有入声字,入声字全部为仄声。比如,黑、白、看、发……

白日依山尽(白为入声)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为古韵,今天有一定了解就行,方便对古诗词有一定了解就行。

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还是要了解的,比如对联,很多人连上联和下联都分不清。

对联有一个不可更改的铁律,仄起平收。一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就是上联。反之,最后一字是平声,就是下联。

平仄格律也是一步一步发展完善的,起初并没有后来那么严格。唐朝有很多诗并不符合格律平仄,到宋朝就比较严格了。李清照曾经就批评过苏东坡的诗,不合平仄格律。清代大才子纪晓岚,同样批评过苏东坡。

相关文章

  • 《南柯子.游人意》

    南柯子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 形劳枉费光阴去,到底青春也作尘。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秋 - 草稿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 平仄

    古汉语中的平仄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

  • 平仄

    像是心伏的潮水 色彩是柔和的风 天边一抹黃昏 只是苦笑 没有看到 海棠的绿色 大海有蓝、有紫、还有红 星星在宁谧的...

  • 平仄

    他们只想拥抱期望的你 而不是你 他们说 别再做自己 你日渐消瘦找寻最后的自己 终于你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 平仄

    2020年的春节,全国人民都在经历,新型肺炎疫情的考验。帮不上什么忙,为了不给别人添乱,从年前几天开始,到现在,天...

  • 平仄

    平仄本无罪, 韵脚惹了谁?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没。

  • 平仄

    古诗文以其平仄有致的韵律,长短错落、或整齐、或参差的句式,构成了其独特的音乐美感。 就人类诗歌的起源而言,诗歌与音...

  • 雪地阿坝2018-11-20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ng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