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完<三傻>激动的就和现在一样。阿米尔汗这个名字和宝莱坞男神一起刻在我脑袋里。
必须去看摔跤吧爸爸,基于几点。
第一,前三天的票房全靠口碑打起来,从一开始占院线排档的13%到电影院一票难求加档到27%,再到现在的远超第二名两倍多的票房,豆瓣影评也从8点多一路涨到9点多。
第二,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在不熟悉的印度小山村,这样一位顶着巨大压力的爸爸领着女儿们一路站到世界面前。真实的摔跤冠军背后的感人故事,总是会带动,感染,鼓励有志气的小人物。告诉你这不是童话,现实中会更残酷,也更美好。
第三,关于女权。如果印度的女孩子14岁就嫁给陌生的男子洗衣做饭过一生,我们至少要感恩自己当下的处境还有施展拳脚的空间。纵使全世界都在呼吁女权主义,希拉里也不得不承认天花板的存在。女孩子为什么不能拥有梦想,不能有一番作为,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爸爸告诉吉塔,最后的比赛,肩负了整个印度的女儿们的希望,这一盏黑暗里的烛光,赢了就会绽放成烟火。就像他知道吉塔是倔强的不服输,知道吉塔善于进攻越挫越勇一样,知道这样的重担会让她更有斗志。
第四,关于体育。即便我承认是个女汉子,也几乎不看摔跤这项运动。体育赛事中的感人事迹总会层出不穷,准备的眼泪都觉得不够用。可是越冷门的项目,被曝光的故事越少,这部电影却让影迷看懂了比赛,熟悉了规则,期待每一次五分的出现。有更多的人爱上了摔跤本身,更多的人加入摔跤的队列。
第五,关于国家。印度的歌舞片充满浓郁的咖喱味。可还是避不开一样的人口大国,却不及中国的经济发展这种经常比较的话题。故事里的爸爸为了国家立誓夺得金牌,这种至高无上的爱,是对祖国的忠心耿耿,只有这般热爱,才会每次上场亲吻土地,才会比教练更懂得如何打赢比赛。
第六,关于父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忍住哽咽的,是爸爸狠心剪掉女儿的头发,被其他人嘲笑,练的浑身疼痛向妈妈求助,是女儿们反抗后爸爸的失落,没有钱买摔跤垫,爸爸搭出摔跤场的执着。
每一份细节里都是爱,最后那句我为你骄傲,是一直以来最长情的告白。
第七,关于正能量。当今社会从来不缺正能量。却也离不开正能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灰姑娘成为耀眼的公主,还是离得太遥远。可是每一次坚持,每一次挫折,每一次激励,都真实的像发生在自己身上。爸爸用执拗博得女儿们的出路,又再一次相信,再牛逼的金牌底子,也是要付出努力的。
第八,阿米尔的故事。摔跤吧爸爸他饰演了19岁,29岁和55岁。再拍完19岁就狂增重拍55岁,大腹便便拍完又狂减回肌肉型男的29岁。我的男神,抛开影片不说,看他也挺值得。哈哈
剧透这么多,就说要不要看,三观正的很呐。
再说我小时候,被老妈逼着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诗朗诵,学英语。她就说,等我大了就后悔没再多逼一下了。后来我就特懂事的告诉自己,为了以后不后悔,就要逼自己。捂脸.jpg
其实还是后悔了,真的再逼久点我,是不是会更牛逼呢。嘿。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我有特别多的热爱,我的兴趣班从小到大就没停过,寒暑假她不逼我,我会自己跑到少年宫拿一堆表格回来填,上瘾了。大学她不逼我,我一近校门就报了五个社团。
所以,看完摔跤吧爸爸,我想到了太多太多。总而言之,我喜欢,合我口味,果断会再刷一遍。
哦,忘了吐槽。
也许教练更专业,可他不是为了事业,而是一份薪水。他不懂吉塔,也不在乎奖牌。占着茅坑不拉屎很令我愤慨。又想想,也没错啊。其实大把人都这样不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