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中国新说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音乐平台的商业总裁们担任音乐评委,纷纷以“大众”的视角来对音乐进行各种评判和选择,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自我背叛:“虽然我喜欢xxx,但xxx更好,因为它更适合大众(或者是未来的方向)”,且不论将rap这种音乐形式进行商业化或大众化究竟是利是弊,但就评委们的这种语言逻辑来说,就充满了悖论。
直观来说,看看弹幕里的“大众”吧——“我是大众,我不喜欢”,弹幕里的真实听众对这种身份口味的直接拒绝,可以看到两者在认知上的误差与错位,而真实的下载量和播放量更是狠狠地打了这些评委的脸。
想到齐泽克非常喜欢一个笑话:
一个精神病人把自己当做一粒米,他的医生费劲心力治好了他,使他相信自己是个人。但当这个人看到一只鸡的时候,他恐慌了。“我知道,我是人不是米,但鸡知道吗?”
这些商业大佬们的逻辑误区就在于他们总去猜想:鸡在想什么?而这些正是所有商人的通病,从影视热议的“IP”到音乐里的“嘻哈”,商业大佬总是以一种数据化和历史化的思维来做文化产品,总是试图来给文化产品加个框架——电影里叫做类型——并以为这是文化走向工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说实在的,在中国文娱领域迅速工业化资本化的今天,再去探讨“要不要资本”之类的命题,已经毫无意义。而问题在于中国的商业大佬们究竟要做出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出来?
从新说唱的现场来看,说大佬们们不懂音乐怕是假话,而为什么他们总是乐于去做出“虽然我喜欢,但是我选择另外一个”?这样的逻辑简直跟“XX技术就是未来的方向,所以听不懂是你们的问题”一模一样……他们明明连自己都不喜欢,却总是以为“鸡不知道”。他们总以为,只要我把商业模式铺好了,观众自然就会“上当受骗”——比如最近快被IP这种生产模式祸害至死的影视行业。
而恰恰文化产品是模式化的一个“例外”,因为真正的文化作品是在“模式化”的失败处滋养生长的。保持活力和保持新意是文化产品永恒的生命力。即便是连电影这样的重工业产品,口味也是隔几年一变,我们听了足够多的“所有人都不看好,导演砸锅卖铁做电影,结果火了”的故事——近期《战狼2》又要重映了。
在黑格尔的哲学里,任何的“反题”都是为了促成“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虽然黑格尔因为绝对的思维遭到了后人的诟病,他似乎否认了个人自由的意志,但别忘了,在他的哲学里,“反题”也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试问,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以大数据思维——历史方向来自居,拒绝反题的出现,那么时代又该如何克服自身向前发展?
新说唱里的几位商业大佬们喜欢这样宣称:我不代表我自己,我代表着音乐平台上听众的选择,好像个体口味与大众选择总是不可同时兼顾的。与之相比,我更喜欢一位总打低分的影评人这样为自己辩解:我看的电影足够多,我占有的文本资料足够多,我相信我自己的口味。
想想,去年的那档嘻哈节目的几位音乐评委也是这样说的:今天我只是一个听众。
一个时代的发展,要靠每个人的努力,而历史的进程,自然体现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