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话题简书电影猫的剽悍江湖写作营
《记忆大师》告诉你原生家庭的力量不容忽视

《记忆大师》告诉你原生家庭的力量不容忽视

作者: 明媚月光 | 来源:发表于2017-05-05 17:46 被阅读75次
《记忆大师》告诉你原生家庭的力量不容忽视

前天的群里的话题讨论了关于原生家庭的功与过,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最终大家都说到了一点,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原生家庭,我们自身才是主要责任者。这是个很积极的说法,我们暂且不讨论结论对错,我们来讨论现象。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一出生我们直接接触的就是家庭,大人的行为模式就是孩子首先模仿的对象,由此在幼儿的那个阶段我们的性格大方向就会基本确定,有句俗话“三岁看到老”,当然有点夸张,可是确实童年来自家庭父母双方的影响,点点滴滴会渗透到孩子长大后的行为模式中,虽然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影响永远存在。

形形色色的家庭,以自己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家庭在孩子那张白纸上涂上了第一笔,那么这张纸最终会成为怎样的一副作品,或者孩子会长成什么样的人,后续还会有很多社会因素掺杂其中,当然孩子自己的因素也很重要,各种因素错综复杂,最终孩子是否能积极地看待原生家庭的不足或者象《记忆大师》的凶手那样扭曲变态?我们没有一个现成的正确答案。先来看看《记忆大师》怎么说。

陈正道导演黄渤主演的电影《记忆大师》,最近叫座又叫好,除了演员演技出众,电影本身也很有深度。黄渤饰演了一个人气作家江丰,因为与妻子张代晨(徐静蕾饰)走到婚姻尽头,决定瞒着妻子删除大脑中关于妻子的记忆,不料在遭到妻子反对,重新恢复记忆时,记忆大师中心把另一个杀人犯的记忆,错载到他的大脑中。由此开始,通过烧脑的悬念设计,层层剥开各种扑朔迷离的伪装,发现引发案件的核心原动力,就是家暴。这是一个沉痛的社会话题,结局让人唏嘘,也让人匪夷所思。杀人凶手,居然具有着三重人格既是家暴的受害者,又是维护正义的打击暴力犯罪的警察,但是又是残忍的杀人凶手。

我们来剖析一下罪犯的心路历程,可能有助于了解他的异常行为。凶手出生于一个暴力家庭,从小一直因为父亲对母亲的毒打而担惊受怕,那种害怕深入骨髓,越害怕就越恨,可是他无能为力。他同情母亲的遭遇,可是也解救不了母亲。他不止一次地说“我对父亲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希望他死掉”,可是母亲完全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反而训斥他,对父亲不应该这样。他找不到任何突破口,但是对父亲的仇恨却与日剧增,日积月累,终于在某一天到达极限,但是他没有杀死施暴者,却亲手杀死了饱受欺凌的母亲。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杀死母亲是解脱的唯一办法。看起来母亲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即使备受摧残也绝不离婚,为了孩子做了很大的牺牲,可是这根本就是种错误的想法,她以为这么做对孩子好,可是她不知道,带给孩子的却只有无尽的绝望。

剧中他远远地看到母亲溺死大浴缸里,除了伤心,更多却是如释重负,他天真地认为母亲再也不用受苦,他也得到解脱了。我们惊讶于这个杀母的举动进行的水到渠成,没有任何紧张与惊慌。在他小小的内心深处,应该是预演了无数遍吧。
我们当然要指责这个孩子冷血,但是是不是更应该要谴责的是父亲的残暴以及母亲糊涂、懦弱?因为不论哪一方改变了,最终的结局都不会是这样啊!

案情继续进展,江丰还通过错误的记忆,看到了另一宗杀人案,情节也极其相似,可是手段更为残忍,也是家暴的家庭,也是妻子不愿离开暴戾的丈夫,凶手劝说无果,突发杀意,置那个妻子的苦苦哀求于不顾,亲手掐死了她。电影的推进以案情进展为脉络,慢慢引向结局,这个凶手到底是谁?影片进行了多种假设,扑所迷离,凶手的真面目,到最后才得以揭晓。原来那个杀母的小孩,就是今天负责这起家暴案的警察,也是他又故伎重演了“救世祖”的角色,杀死了家暴受害者。我试着猜测他阴暗的心底,应该一直都有来自幼时的一种对自己无能的深深焦虑,他当警察的初衷应该也是想让自己变得强大,可以除暴安良,但是他想错了,在这起家暴案中,分明又感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引起了他心底的焦虑,从而触发了他杀人冲动。到这时,我们才明白,他的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其实一直潜伏在他的内心深处,一朝爆发破坏力惊人。

从《记忆大师》来看原生家庭的影响,它的力量不容忽视。虽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原生家庭的错,我们也可以乐观地认为通过自身的积极改变,完全可以脱离原生家庭的阴影。可是事实无法抹去,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解决问题了,可是其实它永远存在地那里,只是我们采取了忽视。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减少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呢?我们可以试着防范于未然,如果我们决定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要想好了可以给TA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起点。不过有时计划很美好,可是现实总让人措手不及。那么即使各种原因使你没有达成预想的目标,为减少对孩子的伤害,果断分手也不失为一个上策,单纯的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其实没有那么大,只有双方在离婚中采取不适当的做法,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争夺抚养权、或者恶意剥夺一方的探试权等等。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离婚,我们还在继续爱TA,还是继续关注TA的成长,还是可以无话不谈,孩子的生活还是同样可以充满爱和阳光。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角度不同,可能结论也完全不同,无关对错,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如你有自己看法,欢迎留言啊。

相关文章

  • 《记忆大师》告诉你原生家庭的力量不容忽视

    前天的群里的话题讨论了关于原生家庭的功与过,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最终大家都说到了一点,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

    【卓越密码】 “原生家庭对你影响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自己独立的力量和家庭影响的力量:如果自己独立的力量越大,那家庭的影...

  • 他们可能是爱情

    我去看了记忆大师。在喜欢你和记忆大师中间还是那个小伙伴告诉我记忆大师值得看,我在微博上义正言辞的告诉她不要剧透(可...

  • 心想生:厚德才能载物

    01 原生家庭并不能障碍你解脱 我跟大家说这个是想告诉大家,原生家庭并不能障碍你解脱。也想告诉大家的意思是,富的原...

  • 原生家庭的力量

    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取决于你是否能形成自己对世界独立的认知和判断,理论上讲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机会超越自己的家庭。但如果...

  • 家庭情商教育

    相信每个人都对原生家庭有着复杂的感情,原生家庭带来的幸福,可能是我们今生坚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力量。 但原生家庭给我...

  •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相信每个人都对原生家庭有着复杂的感情,原生家庭带来的幸福,可能是我们今生坚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力量,但原生家庭给我们...

  • 原生家庭

    这几天都在听有关于原生家庭的书籍,大多这种书籍都是想告诉你如何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面对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

  • 《记忆承载》阅读笔记21

    《人人都有原生家庭的伤害,大V也不例外》记忆承载3# 01/21知行三问【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1)我来告诉你为什...

  • 2020-05-08

    一:原生家庭,从珍娟家人的家书,让我再次看到原生家庭的模式,每个人都打上了原生家庭的烙印,我们的记忆也会有选择性地...

网友评论

  • 风七阳:这个观点很有思考的方向,原生家庭的烙印不容易消除,好像有名人说,人的一生不过想去掉小时候的影响。
    对于离婚的看法,也很特别,离婚本身伤害没那么大, 可不正确的操作却容易伤害小孩。
    明媚月光:@向阳风 人的一生是在消除小时候的影响……很认同!
  • ae54e64b0209:我觉得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毕竟性格的养成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跟家庭的教育方式,父母的相处方式等都有关联。
    最简单的例子有的孩子生性内向自卑,往往都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明媚月光:@读书治愈不开心 往往来自家庭的伤害都是小时侯开始,孩子越小,伤害越大,因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弱,通常不会自我解压,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伤害。:blush:

本文标题:《记忆大师》告诉你原生家庭的力量不容忽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ss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