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有位多年断联的同事来个电话,我格外小心与他交谈了一会。
因为,他曾经做过领导的“耳目”,我吃过他无数次亏。
那时,他也是我推心置腹的朋友,无话不谈,以至于我的很多隐私,都夸大其词的送到了领导的耳边。
我的内心很鄙视他,但又不得不笑面相迎,因为宁可得罪君子,却不能得罪小人。
我觉得,充当别人耳目者,都没有多大的出息。
但凡还有些本事,他们不可能甘心沦为犬马,耳目的人品没有下限,但耳目的能力肯定是有上限的。
耳目摇尾乞怜,也许能换来几根没肉的骨头,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只要贴上了耳目的标签,恐怕这一生都难以洗白。
所有正直的人,都瞧不起耳目,但所有正直的人,都惧怕耳目。
因为,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是耳目的拿手好戏。
无论我们畅所欲言,还是窃窃私语,说不定哪句话,被耳目听了去,打磨加工后,必定送去邀功请赏。
至于被传过去的那些话,最后成了什么样子,全在耳目的发挥程度。
谁是领导的耳目?
甄别起来,并不难,几番交叉认证,就能让耳目原形毕露。
当然,还有些时候,领导也会在不经意间出卖了耳目,毕竟耳目在领导的心中,比鸿毛还轻。
其实,耳目也有耳目的用处,我见识过一次最狠的“蒋干盗书”事件,有人利用耳目,传达了假消息,结果把领导害得丢了职位,话题太长,改天专门说说。
当年,也有领导想把我培养成耳目,几次让我多和同事们接触,听听他们都在说些啥,还给我画了个大饼。
我实在不好意思把自己贱卖了,也不愿成为人人喊打的告密者,只能装傻充愣,不续下文。
后来,领导可能生气了,对他的副手说我在背后进了谗言,说副手天天只知道喝酒打牌,却不好好工作。
那位副手平时对我很关照,他不相信我会在他的背后下黑手,就开诚布公问我是否属实?
我自然否认。
直到那位副手调离了,又问了我两次,我的答案依旧如故。
看的出来,那位副手有多在意。
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同事之间,尽可能的保持距离,能套出你真话的人,必定是你自认为放心的人。
而那些所谓放心的人,很可能就是你在领导心中的终结者。
如今,我对耳目已无恨意,只感到他们有些可怜。
都说,这世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有一条,却是例外:
“心怀坦荡,阳光不锈”。
|風公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