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2017/06/19-2017/07/13
写在前面:从两三年前开始对经济学产生兴趣,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买了英文版的国富论,也没有看几章就留在那里落灰了。真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后来想想可能是为了装逼,所以买了晦涩的英文版的缘故吧,所以读不下去。就这样,对经济学一样而情深,却不知所踪,一直也没有机会跟它来个亲密接触。知道最近这一期的共读推荐书目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之后,毫不犹豫的报了名。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是挺爽的,坚持每天打卡,既有仪式感又有成就感。偶尔看到精彩的打卡内容,内心还有小小的窃喜,感觉自己赚到了。囫囵吞枣似的读完了微观分册,感觉经济学的领悟不仅仅是管钱的,而是管事的,只不过角度是社会总效率。
微观分册共有七篇。
第一篇,导言。首先,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权衡取舍。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⑤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情况变好。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⑦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然后,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跟我们介绍了必要的经济学术语以及科学方法。并且讨论了各个经济体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行。通过供给与需求曲线在市场上的运用,来剖析市场的运行规律。但市场运行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实际上是运用了经济学原理的⑦。但是供给与需求都是有弹性的。
第三篇,市场和福利。主要内容是赋税。总得来说,税收是减少了社会总效率的。因为会引起无谓损失。但是税收又是必要的。也算是我们文明世界上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不然,真的应了马太的那句,穷的让他愈穷,富的让他愈富。但税收的应用体现最明确的是国际贸易。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是政府为全民提供的福利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但也有负面作用。但是市场的发展也会受到外部作用的影响,比如环境恶化。这也是各国语言联合起来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这个在经济学领域与其他领域最大的不同是,把机会成本也纳入了成本的考虑范围之内。竞争和垄断,相互作用。二者的中间形成了寡头市场。
第六篇,劳动市场经济学。劳动市场也符合市场的基本规律,不过其参与者是劳动者,而不是实际的产品。而劳动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最终也要达到一个暂时的平衡。但是,在市场上又会存在收入与歧视,这也是劳动者这种特殊的资本才存在的。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又会引起贫困,具体如何解决,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最低工资法,福利,负所得税和实物转移支付等,但具体哪个最优,尚无一致意见。
第七篇,深入研究的论题。提出了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前景,不对称信息,政治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看完微观分册,并没有觉得这个大部头难啃,虽然读的一知半解,但总算开始了。并且明白了为啥超级明星收入那么高,生日时候男友用现金替代礼物为啥会让人不开心,也算是收获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