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育人》挑战赛第14篇
2015年8月,Facebook在美国,成功申请了一个引发巨大争议的专利——通过分析某一用户其好友的数据,来做一些商业行为。
其中一项就是,当某用户申请贷款时,,信贷方会审查该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好友的信用等级。
而只有当这些好友的平均信用等级,达到了最低的信用标准要求时,贷款申请才会往下进行。
否则,该申请直接死掉(被一票拒绝)。
人脉=钱脉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害怕?或者,有点窃喜?
其实,通过分析一人的社交圈(朋友圈),来决定是否给与贷款,或由此界定贷款的额度,它符合了一个有趣的社交经济学理论:你的收入,是你经常联系的5~10个朋友的平均值。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共同语言(能聊到一块)、经常交流,又相处比较融洽、舒服的人,走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朋友。
而圈层呢,是进一步来说,有相同爱好或者兴趣,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比如经常在一起玩、一起聚会(吃喝玩乐)的小团体,就是一个小型的朋友圈。
而我们的事业、日常,深深浅浅的,都在自己固有圈子的人的影响。
影响的大小,与你与其的关系紧密度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熟悉的、有相同经历多的、相处时间长的,称之为强关系,影响自然是排在首位。
而不太熟悉、比如一面之缘,或者有过一段共同经历、相识时间较短的,称之为弱关系。
在前面提到的FACEBOOK的专利案中,朋友圈的强关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你信用的背书,不需要由你的消费记录或者资产情况来证明,你的朋友价值,自证其信。
再往前面想,社交网络中熟络的朋友,一定是现实中的好友吗?
大概率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好友,一般在社交网络上也会常常互动。但其也不必然的。结合我们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博中的好友,就能得出答案。
有很多从未谋面、因为看过TA的文章,或者在网路上就某一话题有过深度交流、以至于平时也会常常互动的人,其信任感有时比生活中的朋友还要强。而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弱关系,经过不断的养熟带来的价值。
这些弱关系的人,可能是一个社群里面的好友,也可能是参与某些活动扫描二维码而存在与你朋友圈的,因缘际会,就给你的世界带来了一些变化。这也许只是偶然,而在理论上,其又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因为只要通过五个人,你是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产生连接或联系。简单来说,通过五个人,你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或者芬兰一个普通公民(互不相识的人)都能产生联系。
这种小世界现象(又称小世界效应),也称六度分隔理论(英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想链接更多有趣的人吗?六度分割理论,赶紧应用起来。
如何用?
多认识新的朋友。朋友介绍朋友。
一旦你的朋友基数(弱关系)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做一些动作了。只傻傻的让他们存在朋友圈里做僵尸粉,那么你跟TA的联系,可以忽略到0.没有互动,就无法产生连接。
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孩子出生就被到福利院抚养,那么在他/她成年以后,假设亲生父母此时过来找到他/她,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如何呢?即便是他们之间有最浓重的血缘为纽带。。这只能存在与户籍证明上的关系,对彼此来说,都是陌生的存在而已。
反过来,如果有了互动,逐渐产生了连接,信任就会逐渐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水到渠成一般的就带来了价值,而这种价值的产生,一定是双赢的。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何讲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关系当中,从而为自己创造价值呢?150人,是一个参考值。
最早看到150法则(或者称150定律/Rule Of 150)是在《The Tipping Point》。
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该组织在维持民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趣的是,赫特兄弟会有一个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
为什么?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据此,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150定律。
生活中,也有很多150法则的应用。
比如之前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sim卡,只能保存150个手机号,而微软MSN Messenger的帮助中也指明了这一法则的应用:“最多可将150位联系人添加到名单中”。
从自古至今的军队建制等管理中也时常出现150数字的影子
《王者荣耀》中,现在战队的满人资格也是150人。
。。。
而在这150人中,通过种种手段来进行动态管理,即用80%的精力,用在维护在150核心用户上,其产生的价值是无穷的。
2018,你会通过最常用的微信,来找到你的这150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