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即现在所称的“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按照旧习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大约从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进入年关大忙。
习俗
- 办年货
- 祭灶
- 扫尘
- 贴年红
- 祭祖
- 年夜饭
- 压岁钱
- 守岁
- 放鞭炮
- 穿新衣
- 拜年
- 元宵节
办年货
办年货,是家家过年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祭灶
祭灶,也被称为小年、灶王节。传说在小年(北方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日)这天晚上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所以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全家来年平安。
扫尘
扫尘,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北方称“扫尘”,南方叫“掸尘”。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民间称做“扫尘日”。
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窗花等的统称。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红,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祭祖
除夕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因除夕年饭既有祝贺丰收、庆祝全家团圆之意,又有驱疫健身、图吉纳福之愿望。
压岁钱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在年晚饭后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或整个春节期间,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敬神驱邪,庆贺春节。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所以,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穿新衣
穿新衣,传统民俗文化。初一日,人们都要穿新衣,表示送旧迎新之意。主要以红色为主,因为中国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新年期间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称为拜年。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很多过年习俗渐渐消失,也让许多人觉得过年没有年味了。在我看来,虽然很多过年习俗在减少在改变,但是年味却不曾消失。年味是回家的期盼,是给家人的礼物,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是新年恭贺新禧的祝福,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管是时代变迁、年龄增长还是过年方式改变,唯一不变的还是过年的那份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