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论与科斯定理有关。
20世纪下半叶,科斯提出了疑问:既然在“充分竞争”的社会里,价格机制能配置一切资源,为什么还存在似乎不靠价格机制运行的企业呢?
科斯的答案是,市场的价格机制有成本。这个成本,不是原来人们熟悉的生产成本,而是在生产之外、为了完成产品的交换而发生的交易费用。随着市场的扩大,交易费用要耗费很多资源。比如我女友给我举的例子,一个行业如果上下游分离割裂,那么能把上下游进行整合打包提供服务的公司,就省去了人们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这么一个交易费用。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使交易费用小于公司内部的组织成本,那么这个公司就能活下来。
所以按照科斯的理论,公司无非是节约交易费用的一个组织。科斯还提到了他老师举的一个比喻,真实的市场经济,公司好比岛屿。在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并存的真实世界里,海洋不可能覆盖一切,岛屿更不可能覆盖全部海洋(因为组织成本会限制公司的规模)。这,与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越来越社会化,公司会越来越大,直到覆盖整个经济”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科斯提到,公司若发现交易费用太高,就要扩大组织来加以节约。而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如果高度集权,形成一个国家超级公司,那么过高的不是交易费用,而是组织成本。所以改革的根本,在于将组织成本降低,让价格机制发挥资源调配的作用。而要使得市场的价格机制发挥作用,必须出现市场。若要使市场出现,科斯提到,清楚的界定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关键条件。
不得不说,靠着27岁时发表的一页纸的论文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科斯,了不起。因为在他之前,人们普遍的认知是,要么你走美国那样完美市场的路,要么走苏联那种超级国家公司的路子。但这两者其实都只是想象,因为现实世界是有成本的。
所以,根据上述理论,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那些提升老百姓生活的中国的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包产到户,承认雇工的合法性,将菜、肉、粮的价格放开等改革。
而改革中下放的权力,不仅有经济权力,还有政治权利。被夺去的经济权力可以靠经济补偿,被夺取的政治权利,如何补偿,又如何约束呢?
所以相对于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将是更困难的改革,也是邓小平未竟的心愿。
昨天对比了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文》和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感觉这一届领导班子会出一些强有力的体制改革,老百姓的生活将会切实得到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