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育儿宝典
总有一段路要自己走——成长从学会放手开始

总有一段路要自己走——成长从学会放手开始

作者: 羽木舒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6:16 被阅读5次
    图片:摄图网

    - 1 -

    勇于放手的父母,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

    近期,浮板过河的游戏上了热搜。

    孩子参加了浮板过河的游戏,但是浮板的不稳定性和混浊的水塘让孩子望而生畏。

    妈妈为了儿子的安全,毅然跳进齐膝的污水里,牵着儿子的手与孩子一起奔跑,妈妈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不断给孩子鼓励,给他向前的勇气。

    开始的时候孩子有些胆怯,紧紧的牵着妈妈的手,慢慢的孩子渐入佳境,逐渐找到了踩浮板的规律,她们毅然松开了紧握的手,儿子跑的更加坚定,最终成功登岸。

    儿时学自行车,爸爸扶着后座让我慢慢蹬,我小心的扭动着车把寻找平衡,还时不时的回头看看,就怕爸爸松开手。

    我逐渐的找到了平衡感,车子蹬的快起来,心也喜悦的跟着车子飞起来,骑出来好远才想起来后面还有扶车的爸爸,回头一看,他正站在原地冲着我笑。

    父母视儿女为珍宝,小心呵护,悉心教导,扶着他蹒跚学步,带着他步入学校,看着他结婚生子……是的,孩子大了,父母纵使万般不舍,最终也要放手。

    在孩子的人生中,总有一段路要自己走,勇于放手的父母,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

    - 2 -

    克服“放手”的恐惧 用爱引导孩子自己走


    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1.放手不等于放纵

    去年夏天,闺蜜小聚,约在一家比较有情调的咖啡厅,小亚带着6岁女儿佳佳一起参加,天气炎热,佳佳坐在旁边的玩,还点了一份冰淇淋。

    闺蜜们好久不见,聊的热火朝天,当佳佳点第四份冰激凌的时候,咖啡厅的老板忍不住提醒小亚:“孩子已经吃了4个冰激凌了,寒凉的食物吃多了怕会不舒服的”。

    小亚却是一付大智慧的模样:“要让孩子自己做主,她吃多了不舒服了,自然就不吃了”。

    在聚会的2个小时里,佳佳在我们惊讶的目光下吃了8份冰激凌,小亚始终没有制止。佳佳自己顽皮的说“一箱冰激凌我也吃过,这几个不算什么。”

    从冰激凌事件反映出小亚整个家庭对待孩子的教育观是没界限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长打出“尊重、信任”的牌,让还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独立和自控,这是不科学的。

    大人的放手,要建立在孩子智商、情商逐渐成熟的基础上。

    在孩子目前的年龄段,有些事情是超出孩子的认知和能力的,我们就不能放任孩子去做,否则的话,就会造成伤害。

    就如小亚不控制女儿吃冰激凌,6岁的孩子还不知道一次性吃那么多冰激凌的危害,只凭自己的喜好做事,这时家长就要及时制止,讲明道理,保障孩子的健康。

    而有些是孩子能做的,我们就要放手让他去做,终究会越做越好。

    例如:3岁以上的孩子手部力量和精细度逐渐建立,可以在大人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习刷牙,让他养成刷牙的好习惯,逐渐能够坚持自己刷牙。

    大人一定要分清放纵与放手,用耐心引导并训练孩子独立的能力。

    2. 放手不等于不爱

    作家、评论家伊莎贝尔•贝里克说"我们能给予子女的礼物是停止担心,让他们开辟自己的道路。

    这意味着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必须放手。

    旅美“华人船王”赵锡成有六个女儿,全部毕业于常青藤学校,其中四位毕业于哈佛大学,还有一位是改写了美国历史的赵小兰,她成为美国首位华裔及亚裔入阁部长。

    连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向赵家学习如何教育下一代。

    赵锡成用三句话总结了他教育子女的秘诀:不要帮得太快、不要管得太多、不要期望太高。

    他常鼓励女儿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力做到最好。就连他们新家门前的石板路都完全交给女儿们去修。

    赵小兰说:“我感谢父亲总是要求我做到最好,并为我的一生准备得如此美好。”

    赵锡成因其成功的教育实践,曾在2010年11月获美国华人博物馆颁发“杰出家庭传承奖”。这是该博物馆创馆30多年来,第一次把这一荣誉颁给整个家族。

    教育专家卢勤指出:“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多爸爸妈妈有些误区,就是拿得起放不下。从管吃、管住、管穿、管用、管接送,然后管找对象……父母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

    鹰妈妈在小鹰刚会爬行的时候,会毫不留情地赶它走甚至是扑打它把它扔出巢外,逼它学会飞翔;狮子妈妈在小狮子成年后,残忍地把它驱逐出领地,让它适应激烈的生存竞争,长成真正的雄狮。

    动物尚且知道为子女做长远的考虑,人为万物之灵,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更应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

    《战国策》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孩子可以独立生存、适应社会,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适时放手,才是大爱至深。

    3. 放手不等于失去

    丹丹是家里的独生女,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去美国读研,她说出国要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要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

    丹丹的父母很担心,美国实在太远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女儿独自在外,要是生活不习惯怎么办?要是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怎么办?而最担心的,还是女儿如果留在国外不回来怎么办?

    思想斗争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父母还是选择支持丹丹的决定,他们相信女儿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相信女儿为自己筹划的未来是正确的。

    丹丹在美国外一边上学,一边在中餐馆打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现在丹丹已经落户北京,找到了爱他的老公,有一个可爱女儿,事业也蒸蒸日上。她很庆幸有支持她的父母,让她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艾莉森•戈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中写道:“爱没有目标、标准和蓝图,但是爱有目的。爱的目的不是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为他们提供他们蓬勃发展所需的条件。”

    网上有这样的言论:那些优秀的孩子是来索债的,父母养育成人,出国了,不回来,留下父母在国内孤独。

    那些平庸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成绩不理想,工作一般般,但是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

    这是点型的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即是给那些不用心教育孩子的父母找借口,也是给那些不努力奋斗的孩子找理由。

    谁说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出国?谁说出国就不会回来?谁说即使留在国外就不能接父母团聚?

    而谁又说平庸的孩子就是一定在父母身边,而不是东奔西走为生计打拼?

    谁又说留在身边就一定是孝顺父母,难到现在还少见啃老族?怕是父母到七老八十还要为成年孩子的生存担忧吧。

    - 3 -

    放手要理智更要温柔

    作家赵婕所说:“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学会放手,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观,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给予肯定和褒奖。

    学会放手,要从小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耐心教导他如何做的更好,并告诉他坚持的道理。

    学会放手,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相信孩子的能力,宽容孩子的错误,不断拓展他成长的空间。

    优秀的父母,用理智的爱让孩子做一个灵魂独立的人。他们懂得在孩子年幼时保持亲密和爱护,而在孩子长大后学会放手和退出。

    做父母,不紧要放手,还要做那托他向上的风,任他高飞。

    做父母,不紧要放手,还要做那等他回航的湾,任他归来。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有一段路要自己走——成长从学会放手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co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