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又是每周一次的读书会,讨论结束之后,领导又在众人面前夸奖我一番。道尽读书的好,以我为例,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你们真的应该多读书。

其实,我很惭愧,我始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我只是我,像背着重重的壳,负重前行的蜗牛。
只是,我知道我跟别人的区别在于,我有梦想,而且,每天我都在为梦想努力着,仅此而已罢了。
我说,其实,如果只是简单的读书,而不去思考,那么,光读书是没有用的,因为你读的永远是别人的故事。
只有读完后思考了,把思考的内容融到自己的内心,化为自己的东西,你才算有收获。而光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你做不到。

下面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第一层次: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读,读纸质书。
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开的卷必须是一些经典,否则,一开始读,你就沦陷了。这总比玩手机强太多,但是到底强在哪里?我们大部分人都说不上来。
那么就来看看第二层次:边读边思考。
思考就是所谓的灵感咋现,灵感这东西转瞬即逝,所以,你一定要有一支笔,随时记录,那么记在哪里?当然看到哪里记到哪里是最好的办法。这一点手机做不到。
读纸质书可是想看那一页就看那一页,看了后面,回过头来再看前面某一页,也非常容易,而在手机上读书做不到。
再者就是多看手机伤视力,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还有一点,手机上乱七八糟的消息太多,非常容易分散注意力,一不小心就被牵着鼻子走,这一点,读纸质书,可以屏蔽掉。
再来看看第三层次:看完整本书的输出环节。其实,有了第二环节的零碎记录,就能完成一次整体输出了,只是需要在语言与段落之间的连贯性上下功夫。一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难,但是久久为功,只要坚持下来,你就会越写越顺。我这里讲的是书面的输出形式,除了书面的,当然还有讨论形式或者其它语言形式。
应该还有第四层次:实践。书中的东西,毕竟是别人的,即使自己很认同,也是别人的总结,所以,实践是检验书中道理最佳的方法,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通过自我实践,你会总结出更多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或许还有第五层次:自己写。这一个个层次下来,其实都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过后,必然有所收获,所以,你要记录啊,阅历越来越丰富,记录的东西就会越发有思想,或者更有创意。
不要问我还有没有更高层次,这我不清楚,因为还没修炼到。

其实我似乎漏掉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聊天。与人聊天,与懂你的人聊天,他会帮助你时时纠正思想上的错误,帮助你快速成长。这应该就是捷径了,其实这也是实践的方法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