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专栏心理每日情感丨美文
清明思绪:在失去妈妈的痛苦中成熟

清明思绪:在失去妈妈的痛苦中成熟

作者: 杜俗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19:17 被阅读42次

妈妈身边是唯一可以让我们卸下全部的装甲,放弃所有的自我防御,完全裸露自我又能安心入睡的地方。

本来已经是初夏的感觉,最高气温达到19℃,大街上出现了好多纤细的脚踝和少数超级自信的腿,我也把自己的棉鞋冬衣一件一件脱下来,像是蜕去厚重的皮。

可是,突然,在一夜之间,整个世界变了风格,当我推开单元门,一股清冷的晨风吹在脸上,脖子本能的往衣领里缩,人几乎退回楼道里去。

大自然用清冷的天气迎接清明节,恰如每一个扫墓人的心情。

我去看妈妈,带着一束花。

大广高速明显比平时车多,龙凤公墓周围更是停满了私家车。但是,墓园里依然是安静的,这么多车里的人进入到林立的墓碑间,仿佛獐狍野鹿窜入森林,你只能看到隐隐的背影,然后,一切又归于沉寂。

碑林,永远是沉寂的。

我把花放到妈妈的墓前,点燃细细的香,借着三缕轻烟,我开始跟妈妈聊天。

妈妈,你寂寞吗?你想我吗?

左边邻居有一束已经枯萎的花,应该是很早以前的了,清明节,他的儿女还没有来;右边隔着三栋,有一家人正在往墓台上摆祭品,那个沧桑的中年男人点燃一支烟放到上面说“爸,抽支烟吧”。

妈妈,我想你。

我说。

每个离开的人,与怀念他(她)的亲人之间,总有些特别的情境。当我们怀念亲人,不是怀念一个名字或一个概念,而是怀念一种具体的情境。

我与妈妈的具体情境,就是妈妈盘腿坐在炕上,我身体蜷缩着在妈妈的膝边睡觉。

那间屋子就是我小时候的家,炕上铺着纤维板,躺在上面,虽然有点硌,还有点儿热,但我却特别的舒适而安心。

房间很熟悉,妈妈的脸却很模糊。我想努力看清妈妈的脸,但做不到,只有这舒适而安心的感觉,特别清晰。仿佛一个婴儿被妈妈抱在怀里,我安心地睡着。

当婴儿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他最初的“世界观”是一元的,他认为他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他,没有别的;而妈妈,是他的一部分。

很快,他就会发现世界不是这样的,妈妈不是像他自己的手脚一样,他想怎样就能怎样,妈妈是独立于他之外的“另一个”,他需要妈妈在的时候有时妈妈是不在的。这个时候,他的“世界观”进入二元——就是有我(主体·自己)有你(客体·妈妈)。

然后,他又会发现,在他与妈妈之外,又有其他人,比如爸爸。这个其他人(包括爸爸和其他家人)就是我(主体)与你(客体)之外的他(第三方),当婴儿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这些,他就进入三元(多元)世界。

当婴儿处于一元世界,他认为自己是全能的,妈妈是她的一部分,他只要饿了,就会有奶水。

当他进入二元世界,他能意识到妈妈是一个独立客体,并不任自己予取予求,但总体是还是能够尽量满足自己。

再进入三元(多元)世界,他会发现世界有时是不友好的甚至是恶意的。

父亲会规范他的行为,兄弟姐妹会与他争玩具……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感到非常的无能、无助。只有妈妈会支持他,为他提供抱持性的环境。

妈妈身边是唯一可以让我们卸下全部的装甲,放弃所有的自我防御,完全裸露自我又能安心入睡的地方。

处在一元世界的人不需要防御,因为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处于二元世界里的人也不需要防御,因为世界只有我和你,你太强大,我太弱小,如果你是坏的或恶意的,我也无处可逃。

只有处于三元(多元)世界的人,防御才有意义。这个防御最初不是来自自体,而是来自妈妈,因为自体太虚弱,没有防御能力,所以最初的防御是由妈妈提供的。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支持。

武志红说,这样的抱持性环境,就是孩子最初获得的一个外部容器。

妈妈是我们感到无助时最初的支持者,这一生中也只有妈妈能够为孩子提供长久的抱持性环境。

婴儿总要长大,总要独立。

独立意味着一个人面对外部世界的一切,自由意味着自己掌控自己的一切。这面对与掌控,并不那么容易,开始的时候往往错漏百出,左右支绌,狼狈不堪。

我最初的独立就是这样的。

虽然与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我却因为工作单位离家太远而住在单位。身心俱疲的时候,我会在周末跑回家里,深深地睡上一觉——特别安心又舒适的一觉。

睡醒了,又拎起背包,到外面的世界里去。

年轻时的我就是这个样子。

我想,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当他们精力充沛,就跑到外面的世界里去,或者去拼搏,或者去娱乐。等到疲劳了、受伤了,就跑回妈妈身边,仿佛回到最初妈妈提供的容器(抱持性环境)里,安心又舒适地休息。养一养精神、修复一下身体,然后再到外面的世界里去。

很多年轻人一回到妈妈身边就特别的困,就想睡觉。其实困与疲劳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想寻找那种被呵护被抱持的安全感(这个“想”是潜意识里的想,不在意识层面)。

而我在妈妈去世后,一直在怀念“妈妈盘腿坐在炕上,我蜷缩在膝边睡觉”的情境,也是我对被呵护被抱持的渴望。

想到这些,突然一句令人心碎的话跳了出来:“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是张洁小说的名字,也是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的名字。

对于我来说,妈妈去世,就意味着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被彻底孤独地抛弃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被抱持的可能。这种孤独感,是没有人能够填补的。

如果我一直沉浸在失去妈妈的情境里不能自拔,就是固着;如果一直寻找当初被抱持的感觉,就是退行。这两种都是心理不成熟。

一个成熟的人要摆脱对曾经舒适状态的依恋,走出对被抱持的渴望,以成熟稳定的心态,面对外部世界,重新创造属于自己的舒适情境。

这个“成熟稳定的心态”,也来自妈妈,是“孩子把妈妈提供的抱持性容器内化到心中后,就形成了高自我稳定性。”(武志红语)

每次来看妈妈,我都要陪妈妈一炷香的时间,要等香燃尽才离去。只是没想到,我的思绪竟随三缕袅袅轻烟,飞出去这么远。同时我也意识到,最近这两年,我来看妈妈的时候少了很多,不是我忘了妈妈,而是我在彻底失去了对抱持性环境的幻想之后,逐渐成熟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清明思绪:在失去妈妈的痛苦中成熟

    妈妈身边是唯一可以让我们卸下全部的装甲,放弃所有的自我防御,完全裸露自我又能安心入睡的地方。 一 本来已经是初夏的...

  • 四十不惑丨不惑:成长是幸福的灾难

    一 成长是一个过程 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成熟。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有开心、痛苦、得到、失去。 ...

  • 丢东西!

    —— 失去是会痛苦的,选择失去,也是会痛苦的。 所谓的成熟,或许就是把曾经相信的一些东西,逐渐的丢弃掉,选择相信一...

  • Dear Mom

    每想到可能有一天会在她失去我之前,我先失去她。就抑制不住地痛苦。 总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大半边天都是妈妈柔弱的肩膀...

  • 三十岁以后的生活,应该怎么过

    时间总是在回忆中过得很快,当思绪抽回时,已经过了三十几个年头。面对着以往的挣扎、痛苦、快乐、充实,得到的和失去的,...

  • 生命、痛苦着并成熟着、快乐着并丰满着

    生命、痛苦着、并成熟着、快乐着、并丰满着 冷冷的晚风,轻轻的吹着,吹乱了满怀的思绪。辗转的流年,悄悄从指缝中溜走,...

  • 2018...想对爱我和我爱的人说

    妈妈 2018我失去了这一生中最亲爱的人:妈妈,没有任何一种失去会比失去妈妈更痛苦了,所以这一年成了我人生最痛苦的...

  • 清明的思绪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 清明的思绪

    清明思故故不在, 墓园念人人听否? 本想借春风将思念送至,怎奈...

  • 清明的思绪

    清明时节,这天儿,也契合,阴雨。 清明的思绪,阴沉,感伤,回忆。 敬畏生命,珍惜生活。 陵园里秩序井然,青松翠柏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思绪:在失去妈妈的痛苦中成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ed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