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由职业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价值输出的主流。
曾经我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就和老板探讨过部门与部门之间对接的问题,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那家公司是一家自产自销的农产品电商公司,自己有车间做农产品预包装,然后通过自己的电商部门销售出去。
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质量问题影响到销量,老板会找电商部经理,而电商部经理会往生产部推问题。还有发错货的问题、还有质控的问题。
我当时的建议是借鉴某电商大牌的模式,公司依旧是公司,但各部门在流程中形成各自的“小公司”,电商部是车间的唯一销售,车间是电商的唯一供货渠道,流程不变但要出独立的考核标准,这个标准就像这两个部门是独立的公司一样,我找你拿货,你负责质量。后面又逐渐引申到电商部内部几个店铺的相互独立,相当于每个店都是一个独立的代运营公司一样。
这个话题细说会占很多篇幅,但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在2017年就有公司开始做这种“工作自由化”的尝试。
而这还不是最早的,真正大家接触的自由职业其实在大家生活中已经息息相关。
淘宝刚刚成立时,很多个体卖家他们就是自由职业,但他们都是卖自己的产品么?并不是这样,很多店铺随着1688的改革就成了像我上面说的那种模式,厂家负责生产发货,个体卖家负责销售。
而输出服务的自由职业也有很多,比如说滴滴、自媒体。
现在很多快递公司、外卖平台都想把之前有五险一金、有保底工资的“公司+员工”模式改成按劳分配的“平台+个人”模式。
按这么说,未来很多人都没有固定的工作,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平台上随时找自己能接的活。
对于这句话可能很多人极度反对,可通过这次新冠,很多老板在这方面的思维也有了萌芽,因为他们发现:原来通过网络,他可以理所应当地占用员工8小时外的生产力,同时还省下了工作场地开支和各种杂费。
另外,一说到自由职业,不少人就会把制造业和建筑业拿出来说事,其实现在很多制造业上的很多人都能用机器人代替,之所以不代替一方面是劳动成本目前还比机器人便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这部分人的生计。可从长远来看,老板会越来越精,特别是现在很多厂子“提桶跑路”事件的频发,也已经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制造业这种看似“固定”的工作也只不过是一种“松散合作”,距离自由职业也没多远。
而那些技术含量相对高的行业,比如说制造业换机器人之后,维修工这个岗位,在未来也不会是小厂的固定岗。因为机器这种东西如果还需要专门配一个人随时准备修,那说明这东西不靠谱。很多时候的情况更应该是:几个小厂固定给某个维修工一些工资,他也不用上班,只要有问题过来处理就行。这其实也是自由职业。
其实自由职业的范围很大,开餐饮、摆摊都是自由职业,现在那么多工作还保留“公司+员工”的模式,无外乎就是因为这3点原因:
1、劳动力与需求方的信息差(公司来活的时候,老板一时半刻找不到人做,所以他只好平时养着一批人,要知道很多公司都是偶尔接个活赚钱,要是能把这个信息差打破,这部分公司老板肯定不会平时养那么多人)
2、对于工作的熟练度(有的工作对效率要求高,要有效率就需要某员工长期做这件事,这也是很多公司要招有工作经验者的原因。自由职业有的时候有这方面的能力,可ta平时不一直做,所以效率达不到要求)
3、沟通(其实真正限制社会走向自由职业的坎不是制造业,而倒是各种私人定制或公对公的项目公司,因为他们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这就需要服务提供方与需求方说话能说到一个频道上,对于这个很多老板擅长,而他也需要养几个能够与他沟通、能干活的人,所以这种也不好自由职业),对于这条大家还记得那个甲方说Photoshop比ps高级的梗么?有时会做的和卖单的之间就差一个沟通。
可不管怎么说,自由职业这个趋势已经悄然而起,老板这批人已经尝到了甜头,他们可能正在寻找一个服务平台能够让他们闲时不养人,忙时随便扩容生产力。(像不像很好使的云服务器)
对此我再举一个非常非常现实的例子:很多公司入职建议大家带自己的电脑办公,并给予补助。这就是老板在自由职业方面的一小步。
你的电脑为老板工作,老板短时间少了一笔固定开支,而机器的保养、维修他也不用操心,对他来说,用的成本就是一个工位。而工资就是他能够对你吼叫的资本。如果有一天,工作标准化到老板心里非常清楚有一批人能够像你的电脑一样随时坐上你的工位为他干活,他就会开始尝试和你“松散合作”,那时候他也不会对你吼叫,只要你按时出结果,他就按时给你报酬,至于底工资是否还有,这就看上层法规怎么的调整了。
每日心选 原创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