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茶书记】《寻访千利休》——茶禅一味,便是美

【茶书记】《寻访千利休》——茶禅一味,便是美

作者: 和寂庵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18:26 被阅读20次

茶是中国僧人读经坐禅的好伴侣。中国的僧人在将禅宗传入日本的同时,也将饮茶的习惯带到了日本。留宋归国的禅师荣西著有《吃茶养生记》与《兴禅护国论》两本书,主张用禅与茶两大武器,以拯救末法之世。不过那个时候,茶与禅仍旧是两种手段——吃茶以养生,兴禅以护国。尚未合二为一。

荣西禅师画像

对茶与禅相结合作出了历史贡献的是村田珠光。珠光11岁时,在净土宗的称名寺当了小和尚。20岁时厌倦了出家生活,与师傅和父母发生矛盾后出走,四处漂泊。30岁投靠了著名的禅师一休宗纯,寄居大德寺,开始了修禅的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珠光将当时流行的禅院茶仪、奈良庶民茶、贵族书院台子茶糅为一体,将禅的精神注入其中,从而开创了草庵茶之风气。

那么,何为“禅的精神”呢?禅是梵文“Dhyana”(禅那)的音译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指的是安住一心,静心思考,使身心平和或体悟某一义理的过程与手段。有手段,便有目的。禅是手段,禅的目的便是“悟”。禅宗的悟,并不是领会了某一具体的道理,而是关乎人生的大命题。除却烦恼,明心见性,不碍于物,以至于到达解脱生死的境地。这也可以说是个人修为的最高追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区别只是达得到与达不到,今人如此,古人亦如此。

现代人固然家事公事事事缠身,有万千烦恼,但远远比不上身处战国至安土桃山那个刀兵乱世的武士们。一旦披挂上阵,头颅便别在了腰间,不了悟生死,任何事都没法进行。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削发当和尚的,于是茶道,提供了修禅的另一条途径。斗室之内,主客分坐,无言点茶。于布置中,于举止中,于神态中,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寻求了悟,体现了悟。禅宗的悟,讲求顿悟。然而顿悟并不是不修行。念经坐禅是修行,吃饭喝茶也是修行。于日常茶饭事中,悟得生死圆融,这是禅宗的要旨,亦是茶道的要旨。

利休说过一句话:须知茶道无非是烧水点茶。茶道是烧水点茶,却又不是简单的烧水点茶。水要烧得好,茶要点得妙,而这好与妙,却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融于行止。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客人,不同道具,大千世界,森罗万象,变幻莫测,变化无穷,皆应对无不如意,不喜不悲,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得大自在。此种境界,若非了悟生死之人,焉能为之?此种境界,焉能不是大美!

添加和寂庵小茶人微信号,了解更多日本里千家茶道。

相关文章

  • 【茶书记】《寻访千利休》——茶禅一味,便是美

    茶是中国僧人读经坐禅的好伴侣。中国的僧人在将禅宗传入日本的同时,也将饮茶的习惯带到了日本。留宋归国的禅师荣西著有《...

  • 千利休:唯有美好的事物,才能使我低下头颅

    电影《寻访千利休》里,茶便是极致的高雅,通过茶与茶道表现日本“茶圣”千利休对美的极致追求。 个人认为,这部影片的核...

  • 窥一片叶的世界 | 遇见

    “一生只向美低头”这句话出自千利休,在遇见《寻访千利休》这部电影之前,我是不懂茶的。在我的世界里,茶只是一片叶子。...

  • 【茶书记】寻访千利休——从茶到茶道

    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自中国留学归来。一身疲惫,却又踌躇满志。 日本高僧最澄画像 他将在中国习得的佛法带回日...

  • 芸推荐 | 茶主题电影🎬《寻访千利休》

    #芸推荐# 电影《寻访千利休》,最喜欢的一部关于茶的主题电影 千利休所追求的茶道精神「寂茶」 成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

  • 茶恋——《寻访千利休》

    茶。 欲生乎?欲死乎? 真实千利休已经在漫漫历史中成为一个传奇,电影《寻访千利休》为无解中的一解,或感或慨,都是刹...

  • 爱禅茶

    茶 茶 茶 禅茶一味的茶 禅 禅 禅 茶禅一味的禅 禅是今生的茶 茶是忘我的禅 莫问前世谁坐禅 只求此生喝喝茶

  • 张爱明先生 丁酉年行书作品欣赏

    茶道 禅茶一味 茶禅一味 阅尽几多兴废 七碗风流未墜 悠悠八百年来 同登禅茶一味 赵朴初 诗 萬丈豪情三杯酒 千秋...

  • 寻访千利休

    《寻访千利休》,是我第一部看的日本电影。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千利休号称日本茶圣,学茶总少不了听到他的名字,自然想了...

  • 观影《寻访千利休》| 生命里的三碗茶

    不记得是第几次重温《寻访千利休》。 这次是因为最近要给学员上一堂宋代点茶课,找出这部记录日本茶道大家千利休一生的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书记】《寻访千利休》——茶禅一味,便是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ig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