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号2

作者: 文心剑胆 | 来源:发表于2024-12-08 16:52 被阅读0次

(一)

琼老的作品,我印象深刻的是还珠格格,因为这个剧中的小燕子一出场就带着喜感,知道是琼瑶剧后更是因新旧风格反差太大而被吸引,看过好几遍,这与主演赵薇有很大关系,如果主演换个人,效果就差了。

其实此前还看过陈德容,她很漂亮,所以记住了她,不过剧情剧名都忘了,只记住了那些哭哭啼啼,叽哇喊叫式的琼瑶剧的招牌表演,感觉煽情过度,比较反感,也就看的断断续续,看也是为了欣赏角色的颜值……

琼老的剧看的不多,故对她印象也简单。

因其轻生去世,所以许多她的事迹陆续浮出水面,她在我脑中的形象也才逐渐清晰、丰满起来。

世人对她的评价,各有褒贬。

可见她的人生,有负有正。

正,是她成就了无数明星,在这些明星眼里,她就里伯乐、贵人、菩萨、航灯。正,是她的作品在一个特殊的精神饥饿、精神粮食欠缺的年代,充当了许多人的精神零食,填饱了他们空虚的心灵;负,是她的三观确实助长了一些迷惑性的东西,记得当年街头上常有年轻人当街模仿不雅镜头,令人反感。她的剧中最大败笔就是这个镜头,这类镜头,给她风格最好的还珠格格添了几处败笔,也毁了一个优秀正直的男演员。

(二)

细细想来,老人这一次轻生的背后,是有很多沉重的真相的。

与许多空巢老人一样,她只是一个凡人之躯,也有七情六欲、惊恐孤惧……

八十多岁的年纪,思考自己的身后事是很正常的事。

每个老人的生命,都如夕阳一般美丽,但流行的安乐死歪理,却剥夺了她享受看完日落的权利,在日落以前,帮她开启了暴力去世的旁门,无疑是杀害她的帮凶。

说到安乐死,我就会想起我们这里有过古代留下的“自死墓”,因为没有文物价值,现在都已经被毁。自死墓是曾有一个时期,朝廷认为老人是朝廷的负担,下令凡六十岁老人,必须自觉离家住在自己将来的陵墓中,由子女送饭,送一次饭,墓门砌一块砖,日久封上墓门,就得覆土埋葬,老人虽生犹死,只能因窒息死在墓中。最后因为一个偷偷背回并藏起老人的子女用老人的计谋破了敌人的难题,朝廷才明白老人虽体力不行,但脑子里有东西,便解除掉这个命令,允许老人回归正常生活。

据说解除自死墓以后,老人纷纷回家与子女团圆,举朝欢庆。

这是历史上对身后事的一次人为安排并强制执行的例子。

现在的安乐死如果合法化,将与自死墓如出一辙。

轻生即自我暴力去世。

琼老的暴力离世,其实就是一种价格实惠的安乐死。也就是说,安乐死的劝人轻生,已经违反了天道、人道。

安乐死起初是针对动物产生的,且只处死身心有问题的动物,比如失控牛马、染病猫狗……

当形成一种产业,动物满足不了产业的欲望,便把邪念对准了人。他们以插管瘫痪为由,宣传安乐死。

一旦安乐死合法化,又没有足够的插管瘫痪老人时,他们就纳入轻生老人,轻生老人仍不能满足他们时,他们就彻底撕开天使面具,坠入魔道,将服务对象的年龄调低,范围扩大。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只有我们不敢想,没有它们不敢做!

心理行业就是它们的榜样,最终,它们也会像心理行业一样,纳入小孩。

……

如果一个人被包围在这两种魔道的环境中成长,其一生将何其凶险?

如果社会陷入这两种魔道,就会失去未来。

相信它们的“安乐死”,不过是与它们一、二分这三个字:安乐归它们,被害人得到的只有死。

琼老身在一个受安乐死蛊惑严重的环境,耳闻久则起意,起意久则付行动,但令安乐死失望的是,善良的琼老没有选择70万价位的安乐死,却选择了10元的烧炭。

这无疑令瞄准琼老,想借其知名度为安乐死做广告、开先河,同时大赚她一把的辛苦洗脑计划落空,还无意中拯救了卖炭的……

琼老也许是考虑到普通人承受不起安乐死的高昂费用,才以身作则为普通人示范了一种民间安乐死。

虽然任何安乐死都是负面的,但她的初衷还是想向善的。

这一次轻生用炭而不是安乐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一定还是和过去一样,是在赌命,赢则获救重生,再写一部《冥游记》;输则遗憾去世,留得众人一片唏嘘。

这最后一次,她赌输了,没有等到可以及时到来抢救她的人……

人之出生,无法改变,一律是胎结成婴;人之死亡,千万姿态,唯善终至上至纯。

如果她的孩子能早几个小时来看她,她是可以被救并再次笑看人生然后接受善终坐化的,她的人生未必注定有插管瘫痪的经历。

因为,她的健康问题是先天的,并不影响自理。

如果笑等善终,她也许还能避免去世后被立即解剖的命运。

可惜,没有如果……

(三)

插管,被恶意定义为临终瘫痪老人的标配;并恶意贴上不体面的标签是不道德;冠以自私恶名,更是用缺德手法对插管人和插管人家属进行道德绑架。

不插管就只能安乐死,就是要体面、尊严;不安乐死就是想接受自私、不体面、没尊严的插管……这样的恶毒谬论不知误导了多少老人,令多少生活可以自理、明明可以善终的善良老人入坑。

其实插管是各年龄段人渡劫的装备,瘫痪老人根本用不着插管。

老人但凡混到插管的地步,只要拔管,就离善终不远了,何必多此一举搞个安乐死?

比如本人,去年也是插过管的,照他们的说法,我这后半生就是不体面的产物,是自私没有尊严的延续了。照他们的意思,我去年就应该拒绝插管,然后竭力要求自己安乐死才是有体面、有尊严、大公无私的选择?

且不说插管渡劫的费用,并不比安乐死昂贵,单说我当初若选择安乐死,不一定对这个家庭更实惠,反会令家人的工作学习更加一团糟。

插管子的生活,忍耐十几天就过去了,而正常生活也因此能够继续半生。

插管子,只能吓唬没插过管子的人,根本吓不倒插过管子的人。

插管子永远与体面、尊严、是否自私八杆子打不着!

只能说插管子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实际意义。

插管对一个不可救活,大脑死亡、器官衰竭的人而言,是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的。

比如我去年,如果插管子晚个半天,可能就无疾而终了,至于最后插没插过管子,对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生命都没了,还考虑什么体面、尊严?

体面、尊严,和吃饭、看戏一样,都是活人世界的东西,死人在死那一刻,已经全部抛弃掉,连遗体都扔下了,何能带走一片云彩?

甚至,连灵魂也留给世界,比如李白,其灵魂已留存了千年。

普通人的灵魂无法久留,但也以数据的形式在大气层中飘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可以被活人或者万物吸收。

这个世界上,能给遗体以体面、尊严的只有收敛师和棺材,而不是安乐死。

安乐死,是表面无挣扎,内在痛苦的毒药注射死亡,无论是五脏中毒衰竭的过程,还是血液中毒沸腾的过程,或者脑死亡、心跳呼吸停止的过程,都是与“安乐”二字背道而驰的!

安乐死、心理业、器移,这三大恶业,未来必是社会三大毒瘤,也必将被社会清除。

(四)

顺其自然最好。

不必为一点病痛恐慌,病痛是来指点迷津的。

不必过度治疗,过度治疗只会给更多疾病提供养分。

不必提心吊胆害怕死亡,只要正气在,死亡哪敢轻易上前找死?

不必害怕瘫痪以后怎么办,有的瘫痪是可以恢复的,那个奥运踢毽老太就是从偏瘫恢复过来的,还有一个七十岁瑜珈老头,也是七十岁偏瘫后才学的瑜伽。他们的名气、声望都不及琼老,却活出了人生精彩。李小龙瘫过,也是凭借运动恢复了。

心念是因,想什么因,得什么果。

因果与人的念想是有感应的。

不要去想不好的事,好事自会降临。

好事:他不想你,老是想我,我不能负他,我去了,你去吗?

坏事:他想你又不想我,我去了只会自讨没趣,我可不去。

(五)

相比句号,我更喜欢省略号。

句号代表的是自此完结,归零。

省略号代表的是未知、延续、活力、探索、种子、后代、传道、荫德、传承、无限可能、绵绵不绝……

相关文章

  • 句号2

    你不要再入梦来 挑衅我 联系你

  • 青春的句号(2)

    回到家乡的言午如鱼得水,很快就谋得一份不错的差事。我想,他应该是开心的吧。家乡的绿水青山和大街小巷是那么让人心安和...

  • (偷)提醒你

    1, 留言变成一问一答的形式。 变成了我喜欢的句号,句号,句号。不繁琐,不麻烦。最好。 2, 有一首老歌“梦一场”...

  • 句号

    年 过完了 年 就这样过去了 也罢 年的味道 也早就没了 吃穿都一样的日子 思念 也是簿簿的一片 有什么大不了 没...

  • 句号

    天空是一个句号 星体的轨迹,是一个破折号 这是要解释什么呢 一群失散的孩子 他们找不到妈妈 他们也没有故乡 我们听...

  • 句号

    我们分手了、昨天晚上的事、 我这么在乎这么爱的男人居然 不相信我 对我没有信任 没有感觉到我爱他 他觉得我们就是 ...

  • 句号

    爱与被爱都很美好 相较,心甘情愿的爱,更为璀璨

  • 句号。。。。。。

    终于是撤了 手上的力度和心里的疼痛 成反比 很快删了 却疼很久…… 清静了,干净了 留下了一抹难以言装的血色 挂在...

  • 句号

    你向我走来 身后漫天曙光 宛若暮色,四合 把你笼罩 把你包裹 把你溶化成 一个消瘦的 句号

  • 句号

    一个句号 是一个小小的圈 你画了个完美的句号 就能真的结束吗 记忆 是一条河 你建了一个大大的堤 就真的可以忘记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句号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jg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