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育儿经|想做不吼叫的父母?请先爬出这三个坑

育儿经|想做不吼叫的父母?请先爬出这三个坑

作者: 君梅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1-12 06:01 被阅读36次

为人父母的我们常常为孩子的不肯分享、不遵守规则、说谎、“偷窃”以及无理行为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有的时候甚至认为非常有必要“狠狠揍一顿”。可是事实上是,当我们为这些行为气得像个时刻可能爆发的火山时,孩子们却没有丝毫的愧疚与自责,因为在他们的思维世界,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因此,要想平和地面对这些“问题行为”,做个“不吼不叫”的温和父母,最关键的不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性修为,也就是“忍”的功夫,而是要从根本上去理解孩子的思维世界,爬出成人的思维与孩子的思维之间那些你可能忽略过的深坑。

第一个坑、自私与分享

当我们带着孩子想让TA接触更多的小朋友时,我们很自然地生出了“孩子之间要互相分享玩具才能交到朋友”的期望,当孩子不肯分享时,我们常常会认为孩子可能是自私。可是实际上将心比心,如果你有一辆新车,你会因为别人“没有车”,而让一个陌生人开走你的新车吗?

强迫性的分享和自愿性的慷慨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一个是经过理解和接受后的自发行为。并且在这里非常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0~6岁的孩子,在“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方面,仅仅处于0级水平,也就是他们还意识不到别人与自己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想法。

面对“自私”,我们可以:

1. 给孩子“分享”或“不分享”的决定权。只有当分享是一个选择而不是被强迫的命令时,孩子才能选择自愿分享(慷慨)。

2. 用建设性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情感。可以用重述问题的方式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体验“分享之后,TA的物品会得到归还”,来增加TA的安全感。因为儿童常常以为分享就是把东西给了被人;在确保东西还会回来之后,他们的分享行为才可能增多。

第二个坑、礼貌用语的误解

如果我们的孩子经常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说“请”“谢谢”“对不起”,这也并不一定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因为它们虽然都是礼貌用语,但却只是表面行为,并不一定反应了说话者的真实情感。或许孩子只是“记住了这几个词”,而不是真正拥有了礼貌地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也许当你发现了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当你指出TA的错误行为时,TA很礼貌的说“对不起”,但TA清澈的眼神却明明白白地表示出TA根本没有丝毫自责或者愧疚。对这样的孩子而言,他们只是学会了一些能够逃脱惩罚的神奇词汇。

面对程序化的礼貌用语,我们可以:

1. 给孩子尝试用不同方式与人交往的机会,让他们拥有不同交往方式产生不同后果的真实体验。

2. 减少对不礼貌行为的简单惩罚(包括语言暴力),或在孩子发生不礼貌行为时,适当增加孩子情感体验的时间。

第三个坑、“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带孩子在户外玩耍的时候,女儿常常想要加入同龄或稍大点孩子们的游戏,之前我常常会教她,“要问一下,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是个非常愚蠢而且没用的询问,因为女儿经常性的问完之后,得不到回应,尴尬地不知怎么做,只好委屈地跑回来跟我说“妈妈,他们不理我。”我不得不再想办法给女儿支招。

后来,我才了解到,我的那句愚蠢的询问给对方提供了说“不”的权利,或者正在游戏中的孩子根本不明白那句话的意思是有人想要分享他们的游戏。更有效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学会理解她想加入的游戏是什么样的游戏,教会TA一些玩游戏的技能。比方说如果一个五岁的小孩看见另一个小孩在玩积木,那TA只需要专心地看一下另一个小孩怎么玩积木的,TA也照做。要不了几分钟,另一个小孩就会自然而然地和TA一起搭积木了。

当然,这也并不是主张要让孩子采用“不速之客”的贸然闯入方式加入游戏,打断别人正在进行的游戏更容易遭到排斥。

面对想要加入别人游戏的孩子,我们可以:

教会孩子,先做一个潜在的玩伴,仅仅在旁边玩,做类似的活动。

千万不要以大人的权威强迫别人接受孩子作为新玩伴,这只会让孩子被孤立。

面对孩子思维世界与成人思维世界的鸿沟,我们还可以:

1. 成为那个能够给孩子信任和安全感的人;

2. 帮助孩子发展“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多做演示。比方说:用木偶、角色扮演以及故事来引导儿童思考他人的感受

3. 当孩子有与我们不同的感受时,直接和孩子探讨他们的感受

“改善幼儿不良行为”专题共有4篇文章,你看到的是其中的一篇,关注公众号后回复“07”,将看到这一专题的其他文章。

—你可能还会喜欢这些文章—

02 妈妈,我乖吗?

04 公主怎么挖鼻屎

05 育儿路上,你只需再前进一小步

常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关注后,回复相应数字即可查阅相关文章

君梅说:长期与大家分享育儿干货~欢迎来围观君梅和孩子们的故事

你的分享就是对我最好的赞赏!

相关文章

  • 育儿经|想做不吼叫的父母?请先爬出这三个坑

    为人父母的我们常常为孩子的不肯分享、不遵守规则、说谎、“偷窃”以及无理行为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有的时候甚至认为非常...

  • 育儿:经常性吼叫

    ✨ 【育儿分享】✨ 在有些家庭里,吼叫代代相传。我们自己也曾经是孩子,通过观察父母来了解这个世界。如果父母经...

  • 做不吼叫父母

    中午下班回家,还在楼梯间就听到婆婆在吼叫两岁多的小宝贝:“慕慕,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一天到晚就会哭!不要再哭了。”我...

  • 做不吼叫的父母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个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不吼不叫》这本书中提到的一种状...

  • 每日心得--不吼不叫

    要想做到不吼不叫,第一步需要知道什么是吼叫。 举个典型例子:当父母吼叫的时候,不管声音是大是小,他们一般都充满了怒...

  • 忌吼叫

    今天的日签主题是“忌吼叫”。 在想“吼叫”之前请先默数3个数。告诉自己,如果吼叫能解决问题的话,我们就一起吼叫吧!...

  • 读《不吼不叫》

    《不吼不叫》的副标题是“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书中分析了父母吼叫的原因,吼叫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减少吼叫的策...

  • 联动周更 || 99 育儿不易(1)

    每家都有育儿经,每家都需育儿经,可每家的育儿经有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每一对父母,都有一个或几个天使,但天使的禀赋...

  • 拯救者的陷阱

    做拯救者好累啊,宝宝我表示不想做。每个人挖的坑,跳进去的洞,还是让他自己努力爬出来吧。想爬出来的怎么样都能出来...

  • 《不吼不叫》-3

    我为什么吼叫?——理解促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几年前,我读过一本很受欢迎的育儿书,书中就如何让孩子肯听父母的话给出了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经|想做不吼叫的父母?请先爬出这三个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kd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