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信任?
前几日拿吉他出来练琴时,猛然发现琴弦寿命已到,断了一根,本想自力更生,奈何技术要求太高,我一新手搞不定。
忽然忆起小媳妇儿认识一个琴行工作者,让她帮着联系此人,看能否更换,费用几何。
初时只是想着不需要再劳费心神找各家的店,此人可直接询问,定价,送到,更换,完事。
事实有点出入:人太痛快,直说小事而已,十分钟左右就搞定,不收取费用。
只是其工作地点因疫情原因,禁止出入,需将琴放到指定地点,更换后再取。
小媳妇儿犹豫了下,琴并不便宜,放到那边下班再拿,放心吗?
我一向抱持着“人本善”的态度来对待接触到的每个人,看事多感性而少理性,除必要的防范意识之外,这种情况我一向是大而化之的。
像这次我考虑到:那人的孩子参加过小媳妇儿的兴趣课;在我任教的学校上过幼儿园;这位家长也给我学校孩子上过音乐课;同事也曾赞扬她工作的琴行。综上所述,应划规到可信任的区域里。
失望与烦燥引起的抱怨与吐糟
如此决定下来,琴也按约换好,并没有任何问题,弦音调一调也对。
唯一让我苦恼的是只换了一根。换弦前我查了资料,大部分建议新手换整套,以防不同套的弦之间音质不同。我自发的认为这人会整套更换,没想到拿回来发现只换了一根。
如其它弦没问题,我还不那么烦燥,问题在于新弦旁边的那根已然破损,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多跑一趟换弦是小事,只怕又耽误一天的练习时间。
为此和小媳妇抱怨了几句那人的不细心,明明旁边的就快断了,怎么就没跟着一起换呢。
小媳妇儿说要不要问一问人家,我制止住了。问什么呢?我先入为主的觉得会都换,又没明确告知,再者免费服务,不好要求太多。
事已至此,只盼望能坚持到周末出去找个琴行再换一次。好在琴弦给力,两天超负荷(补了前一天空的)练习下来,竟还坚挺着。
但不敢打赌哪日会坏,为防又一次出现练琴时才发现断掉而无琴可练的状况出现,还是决定提前更换一下。
虚惊一场
可巧离我家不远就有一家丝路琴行,正是那人的工作的另一家分店。
进门后一问,整套更换要80元,说是古典吉他换整套很麻烦。
于是改主意只换了一根,和金钱比起来,这些小事都可以将就了。反正其它的也能用,新配的那根也没出现什么音质不同的问题,只是想换个整套而已。
一根10元,可以接受。坐下认真看老师换,简单,已经学会,下次自己换,也不至再出现无琴可练的情况。
加了店主微信,准备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一下。后来一想,真有问题就问我的线上老师了,毕竟是付了费的,更心安理得一些。
回到车上,小媳妇儿说是个男人吧。我诧异,“你怎么知道?”
小媳妇说可能是上次帮忙免费换琴那位的老公。心下不免一提又一松,回想了刚才的方行,为自己没背后论人是非的习惯而感到庆幸。
在家的时候可以小媳妇儿吐糟免费换琴的人不认真,不够仔细,都没注意到旁边那根也快断了,仅换了已经松掉的那根。
在别人面前,却把重点放到自己身上,说是忘记跟人家说换整套的了。又表明人家不收费,不大好意思再麻烦人家一次。
当换弦的人说上次换的人手法很正确时,我才透露,那是他的同事。
人前不说好坏,人后不论是非
人真是需要控制好自己,做好语言管理,不背后论人是非。
当然和自己的爱人得吧得吧几句无可厚非,谁还能没个自私的想法呢?
假设我在此人面前吐糟之前换琴那人不认真,转回身这人和老婆一对,呀,原来是免费换琴的那位。哈,费力不讨好,背后论是非,人品不怎么样,以后别交往了。
因此一件小事,得这么一个印象,说冤也不冤,但总归不值得。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评价一人一事,客观描述即可,万不能带入主观情绪,尤其是在他人面前。
谨记,慎言。与群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