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个假设,周末你(泛指)和朋友逛街,想给自己买件白衬衣。
路过一个家服装店,门口的模特身上穿着你喜欢的衬衣款式。
那件白色衬衣真的很好看,潇潇想摸摸衣服的面料是否舒适,结果刚准备动手摸的时候,发现衣服上挂着一个温馨提示:我怕脏,请别摸我。
你不死心,直接无视提示,动手摸了起来。
这时,店员走过来再次提示,白衣服不经脏,请不要摸。
听到店员这样说,你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回怼,不摸怎么知道这衣服的面料舒不舒服。
店员继续解释说:这件衣服是挂在外面的样板,又是纯白色,如果摸脏了就没发卖了。
你依旧不以为所动,继续摸,店员直接来了一句:你要脸不,让你别摸,你还摸。
店员的人身攻击,是不是让你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前几天某音上有一段视频,是某景区的管理员喊话。为了海鸥的生态,景区禁止游客给海鸥投喂食物。
而景区的游客们无视管理员的劝告和阻止,不停地给海鸥投喂食物。管理员屡劝无果后,直接拿着扩音器对着游客大喊:你们是不是闲的,要不要脸。
结果神奇的一幕来了,投喂海鸥食物的游客中,竟然有很多人回复:不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前面的那个假设故事中,被店员骂不要脸,就会气得想动手。
而后面的游客在被管理员骂不要脸的时候,不仅不生气,还洋洋自得地承认自己就是不要脸呢?
在心理学中,这种心理现象叫做依从或者从众。
游客们明知道景区不允许给海鸥投喂食物,但是看到其他游客在喂,而且并没有受到惩罚,就跟着从众了。
当管理员骂不遵守规则的游客不要脸的时候,游客们不仅不生气,还回怼管理员,这是因为,这些游客知道,那么多投食的,又不是自己一个人被骂。
因为群体效应弱化了个体的存在。大家都没有表示愤怒,自己有啥好生气的。
于是就有了回怼管理员示威的一幕。
但是,这么做就真的对吗?
群体的选择就一定是对的吗?
所罗门·阿希,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从众实验。
他征集了一批志愿者参与一项知觉判断实验,每5个一组。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被试,其他4个都是实验者的帮手。
实验者向所有人展示了4条直线(序号分别为A、B、C、X),问被试者们,A、B、C哪条直线的长度最接近X?如下图:
答案显而易见,正确的选择是B。
在测试过程中,每组的被试,前四个都是实验者的帮手,俗称“托儿”。只有最后一个才是真实的被试。
前四个托儿都按照预先的剧本选择了A。
结果到真正的被试选择的时候,竟然也选的A。
实验者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又做了一轮实验。
这次选择单独选择,就是说,实验室除了实验者和被试,没有其他人呢。
但是这次,被试们都选择了B。
这就是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
你看,从众未必就是对的。
在整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独立思考很有必要。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也不要让自己的大脑被别人驾驭,成为别人思想的提线木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