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在春光下的鸟
某一个缱倦的春日,万物初醒,院子里初现生机,我搬了个凳子在院里晒太阳,明媚的春光披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忽然一只鸟儿从一块石头上滚了下来,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走过去,是只小小的、长着灰色羽毛的小鸟。它的翅膀受了伤,血淋淋的,应该是被弹弓击中了,羽毛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或深或浅的血印,血窟窿滋滋往外冒着血,我的血也随着那滋滋的血液沸腾起来。
它仰着头啼叫、嘶鸣,吃力地张着翅膀想要飞起来,但是屡战屡败,一起飞便重重地摔下来。滚到石头上、土地上。咚~咚……我仿佛听到了伤口撕裂的声音,不禁头皮发麻。饶是如此,它也不死心,颤巍巍站起来——仰头、挥翅、蹬脚、起飞……
一遍又一遍,阳光长了一丈,它的翅膀也重了好几斤,再挥不起来。它耗尽了力气,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我想用手将它捧起,它警惕地瞪着我啼叫,作势用它尖尖的喙来啄我,我害怕地缩回了手。
儿时有家里边养鸟的玩伴,见他们都用米来喂鸟,于是我去厨房拿了煮熟的米饭来喂它,我拣着饱满的米粒喂它,又怕它啄我,于是便轻轻放在地上。它吃了几颗又恹恹地趴着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横躺在地上的鸟。我又给它取了水,它只喝了一点儿。
经过投喂之后,它对我放下了戒备之心。我慢慢靠近它,将它轻轻捧了起来,小小的它躺在我手掌心里,眼睛一张一合,血已经不再流了,结成厚厚一层痂撕扯着羽毛,也拉扯着它的生命……
春光落下时,万物便鲜活起来了,唯独这只鸟,明明春光紧紧包裹住了它,可它还是死在了大片大片明媚的春光里。
院里泥土芬芳,春芽正发,高空盘旋着欢快的燕,它们的歌声飘过融化的河流,拂过嫩绿的柳梢……可是这只鸟却死在了春天里,我想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是渴望春天的罢。于是我将它埋在了院子的一畦地里,承诺给它种一片花,等春风走过时,一朵朵花便在它身上绽放,它终于与春天融为一体。
(二)流泪的松鼠
外婆家和我同一村,小时候表哥经常来我家玩。他调皮好动,最爱捕雀捉鱼。隔三差五便抓一些稀奇古怪的小动物。一天,他提着一个小笼子来我家,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他要去我家屋子后面的树上逮松鼠。
晌午过后,他真拎回了一只松鼠,烟灰色毛发,背部夹杂着几缕白毛,一扇蓬松的尾巴比它纤细的身体还阔,圆溜溜的黑眼睛,两颗牙露在外面微微颤动。表哥将它锁在笼子里,托我照看着它,又说要去抓甚么长嘴长脚的大鸟,便得意扬扬地走了。
我和堂哥拿了水和食物喂养它,它不为所动。哦,松鼠是要吃坚果的!我看电视里是这样的。可是,我们并没有坚果喂养它。我蹲下看着这只被禁锢在一方小小笼子里的松鼠,真替它感到可怜。
隔了一会,我和堂哥便听到了“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正当我们兀自好奇这声音的来源时,一扭头发现竟是笼子中发出来的。原来,这只松鼠竟然用它的牙啃咬着冷冰冰的铁笼子!
我和堂哥都被吸引过去了。刚开始时,它操着两颗大牙,前脚立起,身子匐在笼柱上,歪着头十分拼命地啃咬坚硬的笼柱,然而笼柱并不为所动,唉,牙碰铁,那不就是蜉蝣撼大树吗?
可它很自信,或许在它的世界里,并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它的大牙齿更坚硬的了,哼,那可是能够剥开硬梆梆的松果呢!几个回合之后,它终于精疲力尽。放下了笼柱,在逼仄的笼子里摇着尾巴转来转去。
隔了一会儿,它又打起十二分精神,卯足了劲,鼓着腮帮子啃咬铁笼,毛茸茸的脑袋如同电力十足的马达,哒哒哒点个不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铁笼岿然不动,甚至连凹下去的痕迹都没有,这使它感到非常挫败。
它从笼柱滑下,尾巴接着脑袋,只看得见灰黑色一团陀螺似的转个不停。转了一会,它又不死心地攀上笼子,继续啃咬着冰冷的笼柱……
它已用尽最后一丝残余力气,结果却是负隅顽抗……在绝对强大的敌人面前,它显得如此渺小。它颓唐地坐在笼子里,看着外面的世界,小小的身子战栗着,缓缓爬向笼子边缘,有一搭没一搭地咬着最底端的笼柱。咬着咬着它嘴角便渗出了血丝,眼睛里竟然蓄满了泪水。我骇然,原来动物也会流泪!
我和堂哥被它的泪水打动,又为适才眼睁睁看着它啃咬笼子却袖手旁观而感到羞愧。登时就决定放这个可怜的家伙回去,打开笼子,敲破禁锢它自由的枷锁。出笼的它精神抖地雀跃起来,头也不回地扎进屋后的树丛了,扎进失而复得的自由里了……
(三)不归的燕
农家廊顶几乎都有一巢燕,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巢里住了一对燕,每年春天,我都分外盼望着它们的归来。
当绵密的春雨拂绿柳梢时,它们就呢喃着回来了。有一年,它们归来时带了几只小小的雏燕,每天,燕子爸妈就去外边衔回食物,喂给张着嘴嗷嗷待哺的雏燕。许是家庭里成员倍增,这对燕子每天都叼回树枝草根来扩建它们的家。于是我几乎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了,填海的精卫大概如斯。
在它们早出晚归不见踪迹的日子里,我常常对着它们的孩子发呆,想着等它们长大了,会如同它们父母一般有着黑得发亮的羽毛,有着矫健轻灵的身姿……
忽然有一日,我看到我家廊上多了枚小小鸟蛋,米白色的壳上布落着几块黑斑,哦,这一定是巢里的蛋落下来了,可能是它们的家真的太小了罢!
我小心翼翼地捡了起来,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突然想到电视里破壳而出的小鸟,于是我鬼使神差地又把那枚蛋掏了出来,放到嘴边呵气,妄想能赶快孵出一个新生命。
不!单是呵气还不够!我又把蛋放到蓬松的草上、放到太阳下面炙烤,烤了一会,我觉得万事俱备,只欠破壳!于是自作主张要为这个无辜的生命做决定。
我“神圣”地把蛋举起来,轻轻一敲,把它慢慢剥开了……剥开之后却是一具已经初现雏燕模样的肉团,还未长羽毛,双翅环着身体,脑袋埋在双翅间,缩成皱巴巴一团,仿佛电视里缩在母亲肚子里的胎。跟我想象中活泼的燕子并不一样。我大梦初醒,它死了!扼杀它的人是我!
我手忙脚乱地把它塞回并未破得稀碎的壳里,妄图它能够复活,又找来更多的草覆盖在它身上,与其说是希望奇迹发生,倒不如说是想为我的无知和罪恶买单。当然,奇迹并不会发生也不可能为我买单,我成了杀害这个小小生灵的刽子手,刽子手合该是活在愧疚里的。
我战战兢兢地吃饭、看电视、背着书包去上学堂,非常害怕那对燕发现我杀了它们的孩子,自此我再不敢去看我家廊上的燕。尤其是当老师说“燕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大家要好好爱护它们哦!”的时候,我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我杀了我的好朋友,我不知怎么去面对廊上那对燕。
当学到区分普通的蛋和受精蛋时,我总是会想,假设,假设那天我剥开的不是受精蛋那该多好,我就不再是刽子手了!年龄再大一点的时侯我又想,那时,那时我不过是个无知小儿,雏燕只不过是只微末的生命,我实非有意!我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开脱。
可是第二年我家廊前的燕子再也没有飞回来了,我知道,是因为我杀了它们的孩子,是我背叛了它们,我失去了我的好朋友,可妈妈告诉我,是因为新刷了腻子粉,不好做巢,它们才不回来的。于是,我又开始麻痹自己,自此心安理得起来……
直到高中,写到一篇主题为“敬畏生命”的作文时,我那遥远的回忆如滚滚江水朝我涌来,心底泛起巨大的波涛,那只被我扼杀的燕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此前种种开脱更令我倍感罪念深重。
去年在补习班给孩子们上课,讲到生命时,我又想到了那只被我杀死的雏燕,我给他们说了那只燕,讲了我的罪恶,郑重地告诉他们“万物有灵,敬畏生命!”
在我对生命的思索里,我常常会想起那只想要努力起飞的鸟,那只拼尽全力想要获得自由的松鼠,还有那只被我亲手扼杀的燕。
生命的力量都一样,在于其坚韧,在于其至死方休地对自由的追求,还在于,生命从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刻,便是一种奇迹,这种奇迹是每个生命所共通的最伟大的力量!
在绝对的天灾人祸面前,生命的脆弱单薄无所遁形,或许对于生命来说,其过程的坚韧与丰盛比其所拥有的漫长的时间更值得歌颂!
而坚韧与丰盛,是所有生命都具备的,众生平等,我不应以我生而为人,拥有漫长的一生而感到我的生命自高一等,不应以小小的燕所拥有短暂的光景而蔑其生命微末下贱,从此为自己的罪开脱。生命与生命之间,最需要的不是平衡,而是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