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有太皞(或作太昊)、少皞、蚩尤等氏族。传说春秋时风姓的任、宿、须句、颛臾等东方小国,都是太皞的后裔,而“陈,太皞之虚也”。陈在今河南淮阳县。这些都足以说明太皞是东方的部落。
关于少皞的传说,春秋时郯子曾自谓少皞是他们的祖先,并说少皞以“鸟名官”,有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有祝鸠氏、鴡鸠氏、鸤鸠氏、爽鸠氏、鹘鸠氏等“五鸠”,还有“五雉”和“九扈”,共24种鸟。这大概是代表以这些鸟为图腾的24个氏族。
蚩尤也是东夷氏族,《逸周书·尝麦解》说:“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蚩尤既居少昊之地,那么他的氏族应该是在山东西南东夷所处之地。《盐铁论·结和》内说:“轩辕战涿鹿,杀两曎、蚩尤而为帝。”“两曎”即“两皞”,太皞、少皞也。可见蚩尤与太皞、少皞实为同一集团。
春秋时居住在淮水流域的东夷,有英氏、六、蓼和群舒。他们共祖皋陶、庭坚。传说中的高阳氏的八子,实即八个氏族,其中有庭坚。高阳氏、庭坚、皋陶都属古东夷系统。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高阳氏就是颛顼,则颛顼的后裔祝融八姓也应为东夷氏族。传说“卫,颛顼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卫在今河南濮阳,郑在今河南新郑。颛顼、祝融原先在今河南,后世不知什么时候才南迁。
总的看来,古代传说中的东夷,居住的地方颇为辽阔,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以及河南中部以东的广大地区。其中有一支可能在商末周初从江苏、安徽逐渐沿长江西上,到达现在的湖北一带。东夷较早与黄、炎系统的部落融合,成为后来的华夏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