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小生长在江南的水乡人来说,夏天的餐桌上最不能缺少的是水中植物、清凉一族:荷花、莲蓬、莲藕以及鸡头米。
荷花能吃,但不常入馔,只为养眼。

倪先生买莲蓬和金铃子时,摊主赠送一支歪脖子荷花。回家瓶供,靓丽了几天。

莲蓬的果仁是莲子,新鲜时可以当零食吃,有股淡淡的甜味。金铃子,吃的是红色的囊,也有甜味,是童年的味道。老年人常说,吃金铃子能补血,不知真否?
晨晨见金铃子,好奇心顿起:这不是苦瓜吗?
是的,它俩是同族近亲。如果把金铃子的外壳炒来吃,估计也有一股苦味。

鲜嫩的莲藕,刨去皮,切片,沸水里一淖,捞出来凉拌,加醋加糖,爽脆开胃。若能熬些葱油浇在上面,味道更好。

某饭店,一小碟桂花糖藕,58元。热昏!
自家煮糖藕,最实惠,但很麻烦。市场上有卖,一大节,十几元,便能满足孩子们对糖藕的热爱。

那天,去小姑子家,她在剥虾仁,是那种很小的河虾,出肉率低。原本,一半一家,给孩子们吃,看看量少,全部让我带回家。
怎么吃?最简便的方法,虾仁炒鸡蛋。但我用来炒鸡头米,豌豆当点缀。细碎的虾仁像肉糜。这盆菜,外观一般,味道鲜美。

新的鸡头米上市了,冰箱里还有去年的存货。拿出一袋,解冻,煮甜羹。桂花是自家院子里采的,腌制后放在冰箱里,三年了,颜色依然金黄。

孩子们爱吃河虾,倪先生经常买。剥虾仁是我的活,大清早就开工。

孩子们在家,我们的午餐以面食为主,牛肉面、番茄鸡蛋面、青菜糊涂面、排骨汤面……最繁复的是意大利面,由旻旻上灶。




孩子们爱吃意大利面,我不爱,嫌腻。这也是代沟。

各种蔬菜,按夏日清淡的原则,丝瓜、冬瓜是餐桌常客。



为了孩子们,平时不买的西蓝花出现在餐桌上的频率高了起来。

蒜薹炒豆干肉丝,倪先生的最爱。配料多,每次都是满满一大盆。

小姑子自己汏的塞肉面筋,给我们一份。旻旻爱吃,一顿两个。

倪先生一直认为淡水鱼中,鲫鱼比较鲜美。我嫌鲫鱼刺多。夫妻俩在家,每次煮鲫鱼,刺少的腹部归我,倪先生吃头尾和背部。旻旻小时候,腹部肉给她。现在,她有了儿女,又让给了两个宝宝。
鲫鱼的腹部肉毕竟有限,倪先生别出心裁,鲫鱼与桂鱼同煮,让孩子们吃桂鱼。一条不大的桂鱼,孩子们风卷残云般,连同碗里的米饭一扫而空。

不能专吃鱼虾啊,还得吃肉。毛豆子炖鸡汤,加了扁尖笋,味道更鲜美;红烧老鹅,是我的专属。这道菜,倪先生始终认为我比他烧得好。


这一波的无花果即将落市,果子也由大变小。

倪先生买的大西瓜,一半也要16斤,再分一半给小姑子,一天吃光。话说这种大西瓜,确实比普通西瓜甜。

近阶段的水果,除了西瓜,还有翠冠梨、水蜜桃、葡萄和哈密瓜。盛夏的果实,水分足,味道鲜甜。

秋天的第一杯果茶,是旻旻自己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