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散文
【1】从头忆,早年的写手是怎么入门的

【1】从头忆,早年的写手是怎么入门的

作者: 风清不扬81 | 来源:发表于2023-05-31 07:58 被阅读0次

写手是怎么起步的?让我想想啊。

早年,当然是有写作兴趣。小学时,做过语文老师的父亲督促写日记练笔,也帮我改过几次作文。有次教委还专门来了个老师,指着我的作文考问我,后来才知道,那是想看看那作文是否真的出自我手。中学时,其他科都学得一般,特别是数理化差得很,但作文写得不错,也觉得写作文挺有意思。高考没有考上大学,然后去复读。复读了三个月左右就离开了。据复读的同学说,我走之后语文老师还表示遗憾,说那谁谁谁,作文还是写的不错呢。这一晃就是好多年过去了。

上世纪90年代,几经曲折终于到镇江上学,继续发挥写作特长比如广播稿啥的,得到老师口头好评。应该是1997年,学校请了镇江一个作家来讲座,老师派我去听。那位作家应该姓李,好象叫李广厚——有兴趣的事情就是记得牢啊。老李同志教我们怎么给报社投稿,讲得很细,对我最有启蒙作用的几条:

一是先研究版面、栏目,看报纸需要什么样的稿子。二是从短文短诗写起,捡自己趁手的就行,先打开局面,再写长文。三是注意时令、形势等等,对应选题下手。四是主题的确定、标题的凝练很重要。五是不要觉得那些读者来信、讨论发言啥的不算文章不屑一顾,刚起步时那都可以练笔。六是他还讲到很多细节,比如投稿时先把自己名字写到最后,加个括弧,编辑觉得能发自然会把你名字挪前面去;比如文首最好标上,想投哪个栏目的名称,方便编辑选稿。

那还是没有电子邮箱的年代,还得手写投稿啊,很麻烦。若是想修改,尤其麻烦。但我当时就是按照老李同志这几条,认认真真开始写起来。记得那天听课,还有个同学跟李作家聊天,说自己有时候写稿投稿,报社不用,就跑过去跟编辑当面请教要怎么改。我暗自佩服,心里想,我是没那个胆量的。一直到现在,真还没跟编辑老师们直接打过交道。偶尔,也是被动,可能也是自己性格内向。

之后我就按照老李所教的,观察《镇江日报》。发现它经常发些短章、短诗,很短很短,就先瞄准这些玩意儿试试,争取突破。至今还记得,那年香港回归嘛,老看新闻,年轻人嘛也很感慨,于是琢磨写了一首十行小诗,连上课也在草稿本上写写划划,取了个标题《静夜思》。然后不久,居然发表了,应该是回归之后几天发表的,1997年7月。

发了第一篇,就有了兴趣。那年下半年,接着写小诗,发了若干篇。还有“百字拼盘”之类的断章,若干篇,不算文章的那种,类似心灵感悟。当然那都是很幼稚很初级的东西,现在都已经不忍相看。但新手终归是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的。

好家伙,为了弄个原创,弄个创作者申请,这都整成回忆录了。

相关文章

  • 忆初二早年

    今天已是农历新年的第二天。一早就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阳光在窗外灿烂着,也明媚着。我想,此刻老家的人们...

  • 只会听故事的人

    是自己身旁太少故事了吗? 如果身边人的故事都写不出,怎么算是一个入门写手。哪会有写作手法考量,哪会用华丽辞藻。不过...

  • 1.早年的刘邦

    汉高祖刘邦字季,他出生的时间,有人考证为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或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

  • 恰是葬花天气忆从头

    南歌子 朝遣相思字,梦回杜若洲。谁添绿鬓旧风流,无奈两眉愁处月如钩。 夜更频风起,吹来一树愁。灯阑消受谢娘眸。恰是...

  • 和顺: 谒艾思奇故居

    原名李生萱,笔名艾思奇。 早年先生功,而今几人忆?

  • 手帐行动营Day1

    【课程导图】 【学习内容】 1.近期写手帐的目标 2.手帐工具(非你不可的程度) 3.资源素材分享 bujo的入门...

  • 一点理解 关于湖心亭

    《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而《陶庵梦忆》是张岱于潦倒中所撰对故国与早年的回忆。 所谓知人论世。 张岱早...

  • 口语学习素材

    (1)初级学者 《赖世雄美语从头学的入门篇》 《教你轻松说英语》(试听) 有音频,有文本,生活化实用口语,讲解详细...

  • 《效率手册书写逻辑》第一课

    1. 书写效率手册就是写人生管理手册。效率手册就是我们自己的照妖镜,怎么生活就怎么写,怎么写手册就怎么过日子。 2...

  • 写手入门实用攻略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导语:我大约是一个月前登陆简书,一个月以来,笔耕不辍,风雨无阻,发表原创文章50篇,共计12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从头忆,早年的写手是怎么入门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sd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