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脑袋很想看书,身体却想睡觉,我该听谁的?”
我的意见是听身体的,因为想看书的,只是脑袋中那个固执的念头而已,而身体则是伟大存在的真实,爱自己要认识到念头的虚妄,和身体的真实。
有时候遇到一个人,脑袋很兴奋,身体却感觉不舒服,注意了,这个人和你的关系,最后一定会出情况,因为身体比脑袋更有智慧,懂些心理学和灵性的朋友都知道,无论我们对外界的人和事物有多少批判、指责,那都是源自内心,对自己不满的投射,同样第一次见一个人,有人见到后会开心,有人见到会愤怒,有人见他很害怕,有人见到就想亲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情结投射出去。所以,心不同,感受就不同,当我们放下对外界的批判和抱怨,开始觉察自己的心中出现了什么时,我们便开始有了爱自己的基础意识。
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她吃不到饼干就哭了,妈妈给了他一个玩具的时候,他笑了,笑得好灿烂,婴儿和我们一样有情绪,但他有了就释放,释放完了就放下,而我们今天有个人骂了我们一句,一个月之后甚至更长时间还在生大气。爱自己,就像婴儿那样吧,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就是单纯的活在当下,单纯的释放喜怒哀乐情绪,回归自然。
过度关注外界的人,一定爱自己少,因为爱自己是心的事,当心一直在外寻找,谁来关心自己爱自己呢?
往往喜欢名牌,喜欢奢侈品的人,其实对自己的爱条件很多,爱自己,就收回对外界的关注,享受和自己独处的时刻,珍惜看见自己的时刻,多和自己在一起,慢慢爱就开始洋溢。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自喻很爱自己,然后说,我很脸蛋很美,我的身材很苗条,我的屁股很圆,唯独没说自己是便秘的,爱不是这个好那个不好,爱是一如其事,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如果有人发自内心告诉我,我皮肤不好,我脸蛋畸形,我身材奇特,但我接受我的一切,我觉得无论别人如何看我,我感觉自己美就好了,此人在爱自己!
从心灵的角度看,做不喜欢的事是一种压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则是种动力,当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多了,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很多压抑的能量,爱自己,从生存方式上来说,需要动力,也就是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爱自己。
今天有个人请你吃饭,你感谢他了,然后你有没有感谢自己的身体陪自己去吃饭了呢?我经常没有。我总觉得要感谢别人,却从不感谢一直陪伴自己的自己。如果有可能,每一天感谢自己,赞许自己,甚至请自己吃饭,送礼物给自己来嘉奖自己,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美丽或帅气,也越来越开心了。
伤心的人,恐惧的人,愤怒的人,都是执着的人,不执著的话,就让那些伤心愤怒恐惧的念头和情绪过去了,哪里会纠结其中无法自拔呢?
喜欢争辩对错是非的人往往比较执着,不执着,为什么一定要证明自己呢?
佛佗说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