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44688/01c5b539db76dab8.jpg)
/01/
安安喊我小姨,安安两个月大了,两个月大的她已经知道开心与不开心了,她开心的时候喜欢“咿呀呜”地和你聊天,稍微一逗她,就像得到赏赐一样心情愉悦,眉开眼笑,要是非常开心的时候,即使没有人和她聊天,自己也会自言自语,然后盯着一个会动的东西,不哭不闹地欣赏。你们知道她什么时候最开心吗?据我妈说,安安在吃饱,睡好(要自然醒的那种),拉了粑粑以后,最开心,开心的时候最喜欢找人“咿咿呀呀”。我才发现,原来人类的快乐这么原始,只要满足吃喝拉撒睡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我也发现蕴藏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本能的快乐,我有时候一个人生活,下班回到家没人说话,当天又处于一种焦虑状态的时候,最大的快乐来源就是,给自己烧一顿饭,然后吃的香喷喷,那种焦虑之感便会立马消退一大半。
当我看到安安的快乐这么简单时,我不禁想,为什么人长大以后想快乐就那么不容易呢,从初中到高中、大学,一直到现在工作,回想起来,都没有一直快乐的时候,总有那么些时候,脑袋充斥着各种烦恼,考试不及格,选择专业,要不要去读研,选择什么工作,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一直转,转啊转……
/02/
为了找到答案,我思寻着生命诞生之初和成熟之间的差异,即我和安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原来我们成年人与婴儿的最大的不同在于思想,我们的思想太复杂,纵横交错的大脑神经每天都在产生新想法,成千上万,有的想法赢了,冲到了生活面前,有的想法甚至还没看清,就埋在了潜意识,为了适应生存,我们本能地想要揪出那个自认为是最完美的想法,并且想要在生活中复刻出来,但是往往忽略了,你所以为的那个绝美的计划,也只是你以为,虽然我们一般都会自信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大概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折腾住了自己,最后像只被搁浅在沙滩的鲸鱼一样,奄奄一息。
转眼看看婴儿就简单很多,在婴儿时期,大脑发育还未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甚至还分不清自己的左右手,连自己撒泡尿都会被自己吓哭(这我不是随便说说,安安这小家伙的切身体会),这样简单的脑袋需求特别少,吃饱喝足便满足了他们大部分的欲望。
/03 /
既然思想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当我们焦虑,不开心的时候,是不是只要下达一个这样的命令:“开心点,快乐点,停止去想让你焦虑的事”,我们就会立马从焦虑的情绪中释放出来?这种事情大概率是一种白日梦,你知道的,很多时候,当我们陷入一种沮丧、焦虑的歇斯底里时,我们认为的“他不爱我了”只会变成“他确实不爱我”,“我很失败”只会变成“我真的很失败”......此刻,就像失控的疯狗一样,无法分辨出自己还是个人类,可以理智。
/04/
造成我们迷失自我,产生这种焦虑的根源究竟来自哪里呢?这可能是个很好的回答:“我们总是尽力使每一件事尽善尽美,因为我们希望能活得更像心目中的自己,但在实际状况与自我期望之间总是有段距离,这距离就是引起压力的根源,也称为自我的压力,因此,理想中的我是导致潜在问题的原因。”这是某天我在某本书看到一段话,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确实很多时候我们沮丧的来源,归根究底,在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还没有被跨越,从而点燃了那颗焦急的心,顷刻间肾上腺素激增,就爆炸了。
对此,我们的对策可能有两种,一是摒弃那些负面情绪,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行动起来,让自己更加靠近理想,二是降低期望。
/05 /
我想还有一种现实情况是,我努力了,一边是仍然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一边是无法降低预期,还是想成为那样的人,理想和现实逐渐靠近的过程,压力的根源依然存在,此刻,我们又该如何?或许能做的就是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当我第一次与自己展开这种对话时,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怎么做算是接纳了自己,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接受自己的现状?然后我承认了,我接受了,我发现,本质上我还是觉得自己不好,还是觉得焦虑,直到我感受到另一股力量,我才明白接纳自己是怎么一回事。
/06 /
有一个周末我回家了,想看看这个出生之后,还没见过面的喊我小姨的安安,跟安安相处了两天之后,周一回来上班时,我感觉很想她,想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对着她的小视频,反复看好几遍,并且不自觉地关注起那些细节,看她的笑容,脸上的肉肉,胖嘟嘟的像莲藕的小手,咿呀呀的聊天,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打电话回家时,当我知道她这两天没睡好,隐约觉得心疼,有种想回家照顾她的冲动,一遍又一遍地想抱着她的感觉,想她睡得香香的样子,我突然发现,我是如此爱这个孩子,脑袋“叮咚”一下,便知道怎么去接纳自己了。
就像安安不断长大,一个月大的时候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手,两个月的时候都会吸吮手了,作为大人,并不着急她这样的成长是否过于缓慢,反而在意她的一颦一簇,一天又一天的变化,那对待我们自己,为何不能像对待婴儿成长一样,看待生命的每一刻,关心自己,在乎自己的心情,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接纳自己任何形式的存在,因为那都是你。
可能于你而言,没机会像我一样,有一个婴儿,能让你体会到那种爱和呵护,但是我们每个人总有几样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想那种喜欢的心情,把那种喜欢放在自己身上就好了,逐渐你会觉,好像爱上了自己。
/后记/
我是万万没想到,在我觉得潦倒的时候,这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带给我这么大的启发,文章比较长,总结几个重点就是:1.压力的根源在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说到底,还是无法接纳当下的自己;2.缓解压力可能有两种方法:一是抛开情绪和恐惧,行动起来,想办法让自己更加接近理想的样子,二是接纳自己;3.如何接纳自己?就是像对待成长一样对待自己,把自己的每一个时刻看作一种长大和变化,像对待喜爱之物一样对待自己,便是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