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爸,102岁》
内容介绍为喜剧,我已经做好哈哈大笑的准备。生活需要不断地去改变,每一个空隙,我都想把它填满,充实自己。

事实上,看完电影,真正属于喜剧的部分少之又少,而所谓的喜剧效果有太多做作在里面,反而是有关父与子,以及对人生的乐观面对让我感受到更多人生的真谛。
电影出场的主要人物就二个。
一个102岁的老爸达利特,拥有年轻人的心态,穿年轻人的衣着,对生活充满了好奇,想了解未知的社会。很好的一个状态,我喜欢这样的老人,希望将来的自己成为这样的老人,人老心未老,在未来还能拥有整个世界。
一个75岁的儿子巴布,跟102岁的老爸不一样,他拥有的是当下很多老人拥有的状态,在老人的状态下小心翼翼地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认真、谨慎、严谨。
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药店的伙计,一个是巴布的儿子。伙计是达利特改造巴布的见证人,而巴布的儿子是巴布的精神世界,最后这个世界坍塌了。巴布的精神世界在老爸达利特的帮助下重新寻回了自我。
简单又简单的电影,之所以要写,是里面的几句话蛮有哲学。
第一句是达利特对巴布说得:当孩子变成一个混蛋时,你就只需要记得他的童年。
巴布的儿子非常优秀,他出国深造并留在了那个国家。可也是一个糟糕的儿子,巴布的妻子直到快死,甚至下死亡通知时,都没有等到儿子回国的看望,永远只有电话,电话的内容无外乎向巴布要钱。巴布只能从儿子偶尔寄来的照片看看孙子,也只能在照片在照片里了解儿子的生活。
儿子的一家对巴布来说就是一张来自国外的明信片。
尽管如此,儿子对巴布来说还是最重要的。巴布把自己放低到尘埃,来低身企求的也就是几个电话,几张照片,一束生日时收到的花。
无论巴布怎样请求儿子回家,听到的都各种各样拒绝的借口。
而当达利特告诉孙子,他跟巴布年纪不小了,需要安排遗嘱时,孙子说马上有时间,即刻赶回印度。
达利特冷笑对巴布说:二十八天的死亡通知,无效;二分钟的遗产通知,有效。
电影是如此的真实而让人心酸,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生活有太多残缺与残酷,一种选择好的去相信它继续生活;另一种是去面对无休止的痛苦伤心,生不如死。我想我会做一个阿Q一样的人,来一组精神胜利法。
就像我的微信圈,记录着我的快乐,我的悲伤它自己消失了。
第二句是达利特对巴布说:记住,只要活着,就不要死去(就是对生活失去希望)。
记住,只要活着,就不要死去。
“活着”是生命的特征依旧留在这个世界;“不要死去”是活着并不是苟延残喘,行尸走肉,不但生命的基本特征在,也要让这具身体具有鲜活的灵魂。
有趣的灵魂,使生活过得不再单调而乏味而死气沉沉;坚强的灵魂,使生活充满希望而无所畏惧,充满着正能量。
今天群里讨伐的都是初二的熊孩子,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假,初二妈妈们胆战心惊。孩子不听话,无休止地玩游戏,不断下降的成绩,不断上升的家庭斗争。
无助、无望的初二妈妈们,充满着沮丧,生活看起来一片灰色,甚至有妈妈忧郁地说:我现在真的发现,单身才是人生大赢家。
初二真是一个难堪,可初二是一定会来到的。
人生难免有起落,不抱怨,不解释,要做的就是坚持。
生活一地鸡毛,谁都不能例外。
人,活着,最怕的,莫过于心死,对生活绝望。
生命没有终极意义,不要着急去否定。
每一个事情的到来都有它的理由,每一个事情的结果都有你的判断与做法。虽然心被伤的千疮百孔,也要修修补补继续努力地跳动。
活着,就要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活着,就不要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