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二)

作者: 人生若只如初见_5b1a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1:36 被阅读134次

    我心里一直有个很执着的念头,就是要用我的文字写下外公一生的辛劳和坎坷,写下外公那面对艰难时积极向上,永不轻言放弃,热爱生活,广播善缘难人可贵精神,更想写下他一生苦尽甘来,儿孙满堂,不留遗憾驾鹤西去的福报!让他鲜活的形象跃然在我的字里行间中,可又一直担心自己才疏学浅,远远不够水平去把外公的一生抒写得淋漓精致……

    因此,我诚惶诚恐,但又觉得我必须这么做!

    从母亲及家里其他长辈那一遍又一遍地细听着关于外公的往事,总想收集更多关于外公的信息,来让我能更好地完成这篇文章,可我又不忍心让母亲一直跟随着她自己的讲述而陷入更深的思念,这无疑是在母亲的伤口上撒盐,对母亲而言每讲一遍,思念就加重一遍,心痛就更甚一遍!

    其实每一张貌似坚强的笑脸背后都有或多或少他人无法触碰到的脆弱!

    于是,央求母亲把外公生前为自己写的生平经历的小册子给我,母亲从箱子底找出了有点泛黄的小册子,举足轻重地把它交到我手上,让我自己去细读!但必须记得完璧归赵!

    我一口气把小册子看完了,眼里噙满了泪花,心情很复杂,些许沉重,十分敬佩,很是心疼,心潮也久久不能平静,更坚定了我要把这篇文章写好的信念!

    外公的小册子

    (原稿为外公圆珠笔手写本,我们把它整理好去打印装订了,妈妈他们六兄妹人手一册)

    外公并不是我们镇上土生土长的人,他是江西临川人,一个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的小城区,虽小,但却是抚州地区唯一跨入“江西十强”的县区,而且有个令人骄傲的噱头——“中国才子之乡”,王安石,汤显祖都是临川历代的才子,俗话说,“一乡水土养育一乡人”,难怪外公虽没考取任何功名却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

    我在想,若不是因为外公出身卑微,家境贫寒,或许他真能出人头地!

    我的太奶奶,也就是外公的姆妈(江西人叫妈妈就这样叫的),虽算不上千金小姐,但原本也是小家碧玉,早年间家里开了一爿纸店,可是14岁那年家里飞来横祸,在年三十的晚上隔壁店失火而殃及池鱼,纸店被烧了个精光……

    她父亲为了一家大小的生计把她许给太爷爷当了童养媳,在那个时代,童养媳连丫鬟都不如,太奶奶在她还没正式完婚之前在陈家就是一个烧饭洗衣打杂的下人,陈家的大人小孩都可以使唤她,谁都可以拿她当出气筒,随意打骂更是家常便饭。

    水深火热地熬了多年后,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儿,两年后就生下了外公,原本以为有了儿子日子就会渐渐变好的,但是,没有!

    外公的出生并没有改变太奶奶的命运,就因为他是童养媳生的孩子,身份卑贱,从小就没人给他好脸色看,自然没好果子吃,早年的时候家里光景还勉强可以维持,送外公去读了四年的书塾。

    而太爷爷老实,憨厚,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却又不甘心,一直在外面折腾,但,无奈老天并不眷顾,什么生意都做不好,反反复复折腾不但血本无归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连他自己父亲去世时都无钱安葬,只能把自己住的房子也给典当掉了,这以后外公再没上过学了,那一年他13岁!

    太爷爷变卖了家里所有能换钱的家什,包括床上的被褥,在镇上开了一间茶馆,但是一个月等于只能经营半个月,镇上每逢每月单号当圩,那些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在那天就赶到镇上来做买卖,买进卖出好不热闹,这样茶馆才会有生意。

    由于多数时候生意清淡,也没钱请小工杂役,13岁的外公就在茶馆里跑堂,为客人倒茶搽桌子打扫卫生,但到每月的双号,店里没生意,外公就帮镇上那些需要购物的人当起了采购员,赚点跑腿费,到离镇上十五里路的县城去把东西买回来,一来一去三十里全靠两条腿,早上八点出门到下午5点才能返回镇上,就这样,没有休息日马不停蹄的忙着!

    太奶奶看着心疼至极,毕竟才13岁呀,可外公却没觉得苦,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能帮家里帮父亲再苦再累也是甜的,也从不抱怨!他只祈祷家里能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即使外公如此任劳任怨,再苦也觉得甜,但好景也不长!命运好像一直在变着花样考验着这位苦难的少年......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公(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yr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