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搬家的时候,发现媳妇的衣服非常非常多,一袋又一袋,一箱又一箱,好些都基本上没怎么穿过。
一直不明白媳妇为何那么爱买衣服,好像总觉得少一件似的。今天貌似略懂了。
2.
最近通过记账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支出,猛然发现自己也是买买买一族:买了很多书,买了很多课。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有算账的时候,我还有些嘲笑一些网友,感觉他们就像学习狂,屯一堆课,买一堆书,听都听不过来,看也来不及看。
但是一分析,发现我自己差不多。得到和樊登读书会的每天一本书基本也没怎么听,蒋勋的文学课也就听了两三节,奶爸的英语课基本就没打开,薄荷英文阅读坚持了三周左右直接放弃了……
然后今天思考了一下:为什么在明知道不需要学这么多课程,不想买这么多纸书(我每天看电子书),刚创业要开源节流的情况下,还是忍不住买买买?
想到了心理学,营销学,后来还是觉得王老师所讲的三视角比较厉害,感觉能分析得比较简约,又不失全面和深刻。
3.
三视角就是对比(本质)、变化(例显)和分布(联系)三个视角。
那人的对比视角的二级三视角就是真善美,人的变化视角的二级三视角就是知情意(理性、情感和意志),人的分布视角的二级三视角就是信望爱。
从这个九个方面,简单地分析下就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被一些课程,一些书,一些商品所打动。
4.
比如说我前几天买了一个99元的网课婷婷诗教,其实是教小学生的。为什么我会买呢?
实际上主要就是情感被打动了。
因为看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篇软文,心里已经产生了警惕,准备大致学习一下文案就退出,结果在听一段音频的时候,我被深深打动,甚至是震撼,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因为唱得确实太好了,倒不是说唱得异常好听,而是那种曲调和配乐一下子就把我带入到传说中的古代文人骚客吟诗作赋的场景,那种感觉对我这个穿越小说迷简直就是杀手锏,所以就马上买了。
当然,前提是软文已经让我在理性上接受了婷婷姐姐的专业和用心,还有也认可了唱诗的这种独特创新。
实际上也确实给我带来了美的感受,每天就听她唱诗不到一分钟,确实是一种享受!
而且我还会忍不住向别人推荐。
4.
这几天还买了一些纸书,比如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些年已经买了不下5本纸书了。
为什么买这些书?
除了情感上能给我打鸡血之外,还对我做时间管理非常有帮助,因为这些书上面都有一些日计划、周计划、五年规划、人生使命的表格,非常有利于我安排整理每天的行动,也方便查阅复盘。
也就是它们不仅给了我对未来很好的盼望,同时也有助于我意志方面的管理。
以后还会继续买,也就是把他们当成日记本、周记本来用。我个人觉得比单纯的本子好用。
因为经典励志书的气场在那里!
5.
简单总结下,为什么这些东西能打动我们?
首先它们会通过场景、故事激发我们对假丑恶(比如穷、病、失败)的恐惧与厌恶,以及真善美(比如升职加薪、好身材)的渴求还有盼望。
然后通过理性来打动我们,也就是通过各种案例、故事,理论阐述,品牌呈现,用户见证来证实这个产品、服务是值得信赖的,是有价值的,是能解决我们问题的。
还会在字里行间给我们希望,给我们信心,以为一买问题就解决了,大有前途,明天会更好。
如果通过长期的免费文、社群互动,建立了一定爱和信赖的关系,比如是其粉丝,那购买就会更加迅速。
所以,倘若我们用人的9宫格或27宫格仔细分析金额较大或者略有犹豫、感觉有点冲动的购买行为,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需要到什么程度……?
可能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购买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