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悟医道真(一千五百一十三)

悟医道真(一千五百一十三)

作者: 妙手柯楠 | 来源:发表于2024-07-26 06:34 被阅读0次
    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得脉者刺以脉,得色者刺以色。脉色不得,刺以神志。用天之道,象地之形,专其人事,一而刺之,不可或过也。”

    黄帝曰:其法固当如是,然则刺之又将奈何?

    岐伯对曰:凡病之因切脉而得者,则所刺即以脉为主;病之因观色而得者,则所刺即以色为主。无论贼风虚邪,种种变症,皆以此法。至有求之脉色,俱不能得其病者,其神志无不可得也,则即以神之所在,志之所发,而酌刺之。

    然神之与志,非易刺也,必用天之道,以时之寒热,应病者之寒热;象地之形,以经之深浅,应病者之轻重;专其人事,以体之强弱,定针之补泻。三者合而后刺之,自正可复,而邪可去。然又不可过刺,恐有所伤,反生他患也。

    “阳病狂怒者生,阴病狂怒者死,其有不生,失治也,阳气外动,阴气内守,静而不静,神志失守也。”

    今夫神志者生死之关键也,亦阴阳之见端也,即如阳病而症见狂怒者,则以类相应,虽危可生。如阴病而症见狂怒者,则非类为灾,其人多死,以失其治,故死也。

    如阳病狂怒,本不至死,亦有不得其生而死者,必医之,失其治也,何也?盖阳气行乎身外而常动,稍有所逆气不得升,神志为阳气所迫,即发为狂怒之症,善治者取其经去其邪,从而升之,即愈已。

    若阴气则行乎身内而守中,本镇定神志而常静者也,苟症见狂怒,是静而不静矣,阴为阳绝,神志无所依附,而失其守也,不死何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医道真(一千五百一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zk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