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黄帝曰:病有少腹胀盛,上下左右皆有痕迹,如物之有根者,此为何病,亦可治否?
岐伯对曰:此病有形而伏沉于内,宛如桥梁,谓之伏梁证也。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里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黄帝曰:病必有所因,伏梁之症,何所因而得之也?
岐伯对曰:此阳毒也,因里得有大脓血,积居于肠胃之外,不可以刺治者也,若用针治,必用手按,每见此症,外似毒形,但以手切近而按之,立即痛闷致死。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挟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
黄帝曰:此何故而使然也?
岐伯曰:此证下则因乎二阴,所以二便必时下脓血,上则迫于胃脘,所以生膈,侠胃脘内之痈,此日久所积之病,最为难治。
盖此疾上升迫胃,而居于脐上,则属阳分,而阳气伤,其痈虽溃脓血难出,是为逆症。惟仍如初时,而居脐下,尚在阴分,不独阳无所损,而且脓血易下,乃为顺症。
慎勿轻动急夺,免误下而伤其胃气,逆针以害其正气,则得矣,论在《刺法篇》中,帝其详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