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69791/df6c30f199775820.jpg)
据报道:在求职过程中,女性往往会被问及一些婚育信息,个别单位还会把女性的入职门槛提高。不管是“只要男生”,还是“男生优先”,又或者是“哺乳期的女性”、“已经怀孕的女性”、“准备怀孕的女性”遭遇“花样撵人”等不合理的对待,让她们失去了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不仅让她们与好工作失之交臂,带来精神压力,也让她们对平等、公平的期许落空。
女性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工作;一旦女员工“扎堆怀孕”,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在我看来,出台此项通知,出发点与寓意看起来是美好的,但真正执行起来,想必困难重重。如何将通知的细则落实到位,来保护女性平等就业权利?才是接下来的重中之中。发布规定是个好开头,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那么女性就业只会更加困难。
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企业角度出发
一些企业热衷招聘男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女性生育养育子女时间成本的考虑。出于人道关怀与法律要求,女性在三期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怀与照顾,那么难免在工作安排上就有会一定的变动,女性在生养子女开始阶段,首先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恢复时间,并且在回归工作后,可能也将不自觉的花费更多精力在子女身上,这是人之常情,但也是企业希望可以尽量避免的情况。
2、从新规定表述出发
表面上十分严厉,但是有些企业还是会打“擦边球”,比如并不提性别问题,用人企业可能会直接从年龄上pass掉育龄妇女,招聘信息上不填性别与年龄要求,但是一筛选简历,看到育龄年纪的女性,首先去除,或者是在面试时,聊天问到“家附近是否有幼儿园”、“与公公婆婆关系如何”等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里寻找想要的信息;又或者是试用期结束,发现你是个“危险分子”,从而以“岗位技能达不到”、“对加班有特别要求”等为由结束合同关系,隐形歧视始终藏于就业市场深处。相关规定的出台,给了一些企业压力,为了避免问题,可能无形中会提高对女性求职者的入职门槛。
3、从男性角度出发
男性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思想是否正确,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女性在作为母亲作为妻子的时候,为家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再是人们口中说的“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很多男性也开始意识到家庭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去分享与分担,但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在很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始终认为相夫教子是女性一辈子最重要的追求,生养孩子是女性的责任与义务;假如更多的男性去理解女性做出的牺牲,去理解与认可自己的妻子在工作上也是一名有能力的职场人士,去支持女性的工作,也将给予女性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女性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生育养育子女的使命,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束缚,不该成为禁锢女性在职场发挥自己价值的枷锁,在越来越开放平等的当今社会,养育孩子已经不再是完全压在女性身上的重担,要让更多的男性明白自己也有责任去承担养育孩子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让女性能更早更好的回归到工作中。
并且我建议严厉打击就业歧视,希望国家对于“宽容女性的用工单位”能多些政策扶持,减少企业损失,同时必须让用工单位肩负社会责任,不能只考虑利益。找到问题,提出对策,提供相应保障,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