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
客体关系.梅兰妮克莱因——大结局

客体关系.梅兰妮克莱因——大结局

作者: 孤独的长跑者 | 来源:发表于2016-04-16 01:02 被阅读121次

    地址:大溪地

    时间:2016.4.9

    昆明~春

    今年的春天风很大,好几次蓝色大风预警,在昆明呆了十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现象与 场景,街道两边的树因为去年的西伯利亚寒潮来袭,全部砍了在枝丫上上了药,以备来年重现生长,每天骑车回去看着着光秃秃的街道,好几次都觉得产生错觉是不是走错路了,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无论你在意或不在意,无论你有感知或毫无知觉,宇宙自然都在发生着变化,停下来拍张照,留住这与众不同的的一年,我在这个城市成长着,生活着。

          跟随着秀芳姐的备忘我是被感动的,hsq的比喻很恰当,一条被压在雷峰塔下的蛇有经历过恶龙的时代,曾听过秀芳姐与他儿子山上杨过的故事,也听过她在家庭中故事,此时从她的备忘中感受到的是一种经历了挣扎与蜕变之后娓娓道来的心路故事,在这个述说的过程中涌动着一种能量,那就是老T常说的生命的能量格式,不甘心,不服输,秀芳姐我发自内心的佩服她,也很欣赏她,我常常在作为母亲,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自我成长为自己与家庭带来的福祉,不是代理,而是各司其职,促进个体的自主与完善。

    一对翅膀

     一开场老T就讲到了【习得性无助与习得性有助】

    我们每天接收如此多的信息,视频,音频,哪些是有助于我们的讯息,哪些是无用的讯息呢?恰好在上课之前我听了罗永浩的一个音频采访,他初中辍学回家,由于家庭条件还行,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在家自学英语,后来创办了新东方的英语培训新机构,后来又转行创业,有一位听众向他提问,在职业生涯转型的过程中他是如何充电的?他说当时转行对他来说非常挑战,因为他没有创业经历,他需要学习一些创业的经验与能力,于是他在这期期间他阅读了70、80本关于管理与创业的书籍,边实操边阅读边学习,只有这样他才能走在很多人的前面,他的学习途径都是通过阅读,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深切的体会到,学习的能力与学习无能,对于一个人的眼界与实力,可以帮助他更自信的提高他的辨识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现在25岁以后的大部分成年人都没有阅读能力。(好像跑题了,呵呵)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为什么会会有无助感的产生呢?】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塞得格曼在无助感理论中对无助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根据他的理论无助感产生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 1 ) 在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 2 ) 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会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

    ( 3 ) 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果,也就是说 :“结果不可控”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无助感。

    ( 4 ) 表现出动机 、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例子1: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喜欢尝试的:他一张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就开始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当然,因为是“第一次”,就会出错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惊小怪的惊呼“危险!不要……”时,他就好像被电击了一样,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结果,他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却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例子2:当一个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一次次地考不及格,久而久之他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于是上课开始不喜欢听讲,经常走神,有时还会捣乱课堂纪律,课后也不再认真复习功课了。

    1、习得性无助,发生在人格障碍中:你没有能力从外部学习东西,帮助你完成学习型的建构,你很难找到与人连接或找到突破的接口,容易固化,这是由于早期的学习经验是失败的,你会越来越无助,形成人格困境。

    2、习得性有助,通过学习改善自己,学与习的能力,帮助你辨识,我们在与人相处中可以去看看他人的习得性有助的能力有多少?也可看看自己的习得性能力有多少?

    习得性无助发生在人格障碍中,那么人格障碍是怎样形成的呢?

       主要是在幼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至18个月甚至36个月之间,或者说是在出生后半岁至1岁半或至三岁之间,即马勒说的“分离-社会化阶段”。在这期间,母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形成。

      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为“共生期”。此时母亲与婴儿在身体接触上和心理上是融为一体的,母亲给婴儿的良好照顾,可使婴儿体验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

    我们来看看“分离-个体化”阶段:

      6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婴儿原来的“无所不能感”受到打击,出现了自身“弱小感、无能感”,即他能够体会到,离开妈妈,自己就难以存活。这时在婴儿内心就出现了对分离的恐惧感,即“分离焦虑”,同时伴随着“分离-社会化”的心理发展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如果孩子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照顾,他会继续内化母亲的良好形象,在内心形成“好妈妈”的客体表象。在现实妈妈暂时离开的时候,孩子就靠心中的“好妈妈”表象来支撑自己的“弱小感”、“无能感”,冲淡由分离导致的恐惧感。所以,好妈妈是孩子内心的安全岛。孩子如同飞机,好妈妈如同航空母舰,飞机从航母上起飞,无论飞多远,只要飞行员内心知道有航空母舰的存在,内心就会感到踏实。

    在“分离-社会化”进程中,孩子如何应对“分离焦虑”?有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之分。

    一、消极应对(本能的反应、无奈之举)

    导致心理功能缺损,出现病态人格。特别是在母爱中断的情况下,孩子就会在内心虚幻地构筑一个“绝对理想化”的“好妈妈”和“好孩子”,同时也绝对化地在内心虚构出极端的“坏妈妈”和“坏孩子”的形象,这突出表现为“割裂”的心理状态。加之在依恋、控制、自信、自尊、对他人的基本信任、自我行为控制方面的不同表现,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

    例如:

     1、继续保持“弱小感”,加强对母亲的依恋。如果母婴关系“停滞”在这里,直到成年后仍然是不敢离开母亲,要继续停留在母亲怀抱中,享用母亲带给他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表现为“依赖型人格”。这时,主体虽然有弱小感,但缺少对“弱小感”的反抗,缺少反抗和独立的内在要求和自信心,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乐和价值感。 (依赖型人格)

     2、如果在“分离焦虑”的同时,由于怕失去依恋的对象,于是对依恋的对象(一般是母亲)进行过度控制,并憎恨母亲,同时(特别是在经常被母亲驳回的时候),就对自己进行过度控制。这种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过度控制,就最终表现为“强迫型人格”。其内心的主要情感是“恐惧感”或“不安全感”及对此感受的反抗。 (强迫型人格)

     3、如果“好妈妈”与“坏妈妈”不能被后续的母爱所整合,在婴儿的内心继续保持隔裂,并保持到成年,就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此时,不仅“好妈妈”与“坏妈妈”是割裂着的,孩子内心的自体“好孩子”、“坏孩子”也是割裂着的。他自己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割裂。边缘型人格,防御机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割裂,其内心最突出的情感是“弱小感”和对“弱小感”的反抗。 (边缘型人格)

     4、如果“坏妈妈”占了主导地位,孩子就难以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并会确信“他人基本上是坏的”,孩子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人际不安全感”,时时处处防着别人,认为自己时刻会遭到别人的暗算,这样以“人际不安全感”为核心的人格类型就是“偏执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

      5、如果孩子受到妈妈的漠视、甚至是敌意的对待,孩子就会争取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认同了别人的敌意,孩子主动以敌意甚至是暴力对待他人,就会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

      6、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妈妈的充分呵护,他感到自己是不可爱的,还继续幻想回到“共生期”的幸福感,继续渴望得到妈妈的接纳、呵护,孩子就对自己是否是一个“好孩子”产生怀疑,婴儿愿意做一个“可爱的好孩子”,但又对此没有信心。这时,就表现为“渴望他人给予无穷无尽的赞美”,通过他人的赞美,来不断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可爱。这就会表现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

      7、如果孩子在共生阶段,都没有体会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冰凉的内心世界,他没有愿望依恋他人或与别人交往。所以就会表现出“冷漠、孤独、怪僻”等特点,这就是“分裂样人格”。  (分裂样人格)

      8、如果幼年没有得到母亲足够多的关注、接纳,婴儿的各种要求总是被母亲否定或拒绝,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会受他人欢迎,变得开始讨好别人,迂回地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接纳。在社交场合,虽然有愿望表现的更加优秀并被别人关注和接纳,但是由于内心太缺乏自信和自尊,在社交中存在太过严重的紧张感和焦虑,致使他最终对社交采取了回避行为。这样的行为在成年人身上持续地存在,就被称为“焦虑(回避)型人格”。 (焦虑(回避)型人格)

    二、积极应对,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功能

      在分离-社会化阶段,如果婴儿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呵护,婴儿依托他心中的“好妈妈安全岛”,可以越来越长时间地离开妈妈,越来越远距离地离开妈妈,培养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建立起“以自我能力和价值感”为重心的积极乐观的自我意识,对未知世界感兴趣,并离开妈妈主动去探索,充分享受由于自我独立和努力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在好妈妈的继续呵护下,婴儿内心的对“好妈妈”、“好孩子”的幻想就会逐渐向现实层面靠拢,比较接近现实,对妈妈和自己都没有过度不切实际的要求。

    同时,他会逐渐认识到,“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同一个人,妈妈和我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要尊重和接受这个不怎么完美的、现实的妈妈,同时,也可以把“好的自我”与“坏的自我”整合在一起,最终接受这个不尽完满的自我。这样就完成了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同时也完成了“好妈妈”与“坏妈妈”、“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整合,表现出“自我尊重”的、同时能够做到“同等程度地尊重他人”的、“现实而积极”的人格特征。

    【关系是修炼的道场】

    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记得在专业上讲到:抛开做梦与幻想,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去理解你(比如:我们有必要去理解他,但不是义务,一旦有了义务,那么他就享有了你的权利)关于这个话题,在专业组上我也提出问题,当在提出后,似乎我就已经有了答案,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当代人陷入情感困境首先是因为人们对于爱的对象的关注往往超过对于自身爱的能力的审视。人们把对爱情的向往投射到所爱对象身上,认为对象能否出现才是能否得到爱情的关键”;

           然而殊不知人作为一种有存在意识的生命,自从与母体分离后,孤独感就是必须面对的宿命,我们也必须面对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我们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我们再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在一份感情关系里面,无论是恋人关系或是夫妻关系,两个人的身份必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能量的互动和连接,只有这样才有基础去建立和谐美满的相处关系。凭着这个基础,以下的重要概念才能建立起来。这几个概念亦是良好婚恋关系的重要因素:

       (1)接受对方是与你不同的人,不能跟你事事有一样的看法和做法。

       (2)爱一个人,不等同于你有控制他的权利。

       (3)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每个人都只可以改变自己。

    每一个“个人”都需要保持一些“个人”的不同之处。这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亦是人生的需要,就像每个人都需要呼吸的空气。有足够的空间,以保持“个人”的不同之处,这是肯定每一个人“个人”地位的表现,是维持良好感情关系所必须的。足够的个人空间,对方需要,自已也需要,不能扼杀了对方的空间,也不能为了表示对对方的爱而放弃自己的空间。

    很多年轻人的心理年龄未达到成熟,便已开始谈恋爱,并且把那些“孩子”阶段的信念奉为终生的守则,扼杀了婚姻里两人的幸福人生,比较极端的将以悲剧收场。

    例如:“我属于你、你属于我”的概念,促使双方错误地以为有权利去要求对方对自己必须绝对坦白,有权利针对任何事情去盘问对方、取得任何资料。问题是,就算一个人愿意,恐怕他也无法将自己对任何一件事的认识、感受、与其他人事物的关系完全说清楚。在很多的两人关系里,就是因为这个错误概念而产生了冲突。你去问任何两个和谐恩爱的夫妻,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的很多事,也不知道对方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处理,他们是凭着对对方的信任维持美满的关系。你绝对找不到一对能够真正彻底“完全坦白”的夫妻,因为就算他们愿意,事实上也很难做到。

    一些年轻人强调愿意把自己“交给”对方,并以此来表示对对方完全的爱和忠贞。这种想法有几点问题:

    (1)自己既“属于”对方,对方便是“拥有”你了。拥有任何事物就是那事物的主人。古代的人可以拥有人,一方是主人,另一方就是奴隶。奴隶是没有权利投诉抱怨的,而凡有“我属于你、你属于我”的概念存在于感情关系里,投诉抱怨就特别多。

    (2)“我属于你”自然衍生“你照顾我”的概念,任何问题、任何情绪困扰,都归咎于“你没有照顾我”了。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只会把精力放在如何证明自己的投诉是对的、如何能使对方听到我的投诉和如何能控制对方(使对方照顾我更多)。

    (3)既然“自己完全属于对方”,便不应该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当内心有矛盾、两人之间有冲突的时候,他们便不能好好地独自思考,用抽离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只可以互相拥抱在争执里,使情况更加变坏。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时也许只是很小的事,但两人很快便发展出不合比例的冲突和对抗。(其实可以采取“冷静期”,就是让双方一段时间离开争论的问题能够抽离、平静地把事情看得更清楚。)非常喜欢这句话:当一个人紊乱的时候,你要给他一个清晰的视界。

    每种关系都应该有:留给自己的时间、留给对方的时间,和与众人一起的时间。

    给对方的时间,就是陪伴对方去做他喜欢的事

    有这样一个例子:

    被公认的好男人,他不大爱逛商场,可是,每两三个星期,他都会陪伴妻子去商场耗上几小时。看衣服皮鞋对他来说是很闷的事,但是,他把逛商场的目的定为:

    第一,为妻子而做,就像是送她一份礼物一样,是他的真心和开心。

    第二,他会注意商场里的人流、橱窗里的产品,观察经济状况的变化、潮流的方向、游人的心理态度等,乐此不疲。但如果你没有这些需要,你大可以把目的订立为:在这个商场里找些有趣的人、事物;或者测试售货员的素质—在不同的店问同样的问题,哪间店的售货员素质最好,等等…保持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有时候不是参与而是一种陪伴。

        弗洛姆说:“真正的爱情是让两个不同的生命结合在了一起,却并没有让彼此失去自己本来的个性与面目,爱情说到底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种爱就称不上真正的爱。”

    最后我想到一个问题:关于易感性与敏感性的区别?分别会呈现出一个怎样不同的自体状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体关系.梅兰妮克莱因——大结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gn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