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理解
教育,是陪伴,见证一个生命的出生,成长到长成。
孩子从出生,到学会坐,开始爬行,到学会走路,咿呀学语,其实作为父母在那个阶段我们并没有做什么,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内在驱动力,自我发展,我们做的更多只是陪伴,一路颀赏着他前行……
孩子,就像一粒种子,给予适当的土壤,环境,他自己会吸收天地万物之精华,阳关雨露,在时机到了时候,便会破土而出。
这就是生命的本质,生命本身是有一股内在的力量驱动着完成他的使命。
❇️
而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我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他们有了更多的期待,有了更高的求,当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许时,我们会因此有烦恼,会焦虑,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
孩子选择我们作为他的父母,我们有机会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同时自我成长。
所以我认为
教育还是一场修行,更是一场自我重塑的旅程。
都说父母是无条件的爱孩子,其实细想下我们对孩子是否真的是无欲无求,没有任何条件的给予爱?
多少次,我们用“都是为了你好”外衣而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为了自己未竟的梦想而对孩子高要求,为了自己的面子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
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会有这样的情绪,因为我们自己内在的价值感的匮乏,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的恐惧,而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孩子身上。
所以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因为他的到来,给了一次我们重新认识生命,重新养育自己的机会。
❇️
近一年,听闻各种负面的信息,跳楼,年轻的生命早早的结束,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大家肯定都曾感叹过,现在孩子心理素质太差……
孩子的情绪,我们是否都能心平气和全然的接纳?
孩子某个行为,某个情绪是否也会激发我们自己的情绪失控?
教育,是引领,是榜样,教会孩子识别,理解,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认知,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它是一种能量形式。
孩子哭了,生气,发怒我们会认为这不好,不允许孩子这样做(比如: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们要清楚,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快乐,也无法回避他人的评价,所以不可能不会生气,不会伤心,不会愤怒,而我们的目标是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能穿越黑暗重新体验到快乐。
我们如何看待,处理情绪,孩子就会学会如何处理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