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了郑渊洁老师的《驯兔记》 ,再次被这个略带黑色幽默,而又寓意深刻的故事震撼到了。看似可爱荒唐的儿童故事背后,隐藏的是这3大冰冷的育儿现实。
为了教育的整齐划一,孩子的天性总是被扼杀
故事开头,皮皮鲁和好友梁果进入了同一所学校。课堂上,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一只球掉进了一个坑里怎么办?” 大多数同学回答“把坑里注满水让球漂起来”,而皮皮鲁却回答说:“只能让爸爸再买个球了”,他的回答引起了老师的不满,并大声呵斥他“你不要来这捣乱”。
皮皮鲁只是考虑到如果水坑太深,有人下去捡球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这个答案好像也很合理呀。
但是老师完全觉得自己就是权威的代表,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就在皮皮鲁提出不同答案的时候,同学李小曼就站起来维护老师,他告诉皮皮鲁“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你不要和老师顶嘴”,在她说完这话以后,成功地变成了一只被老师驯服的“兔子”。
略带黑色幽默的剧情,其实就是现实生活教育的真实写照。
在老师眼里,自己就是“驯兽师”,而孩子们就是等着被驯服的动物。为了教育的整齐划一,孩子们的天性总是被无情地扼杀。
父母不接纳孩子,是因为孩子不符合社会评价标准
就在皮皮鲁的同学李小曼变成一只兔子之后,刚开始班上同学都很害怕。但是当学校把她作为先进学生进行表彰了以后,其他人纷纷开始仿效,学着怎么听老师的话,甚至学校还因此设立了“全兔班”的教学目标。
在这股热潮之下,同学们接二连三地变成了兔子,老师看着自己的教学成果日渐成效甚是满意。
到最后,全班就只剩下皮皮鲁和梁果没有变成兔子了。班主任因此各种打击、讽刺、挖苦,他们成了老师眼中的“差生”。
因为这个,皮皮鲁的爸妈也开始不接纳他,恨铁不成钢,觉得自己孩子没有变成社会公认的“优等生”,他们脸上无光。
为了迎合大众对优生的评价标准,爸妈决定开始改变他,把家里冰箱里的蔬菜水果全部换成胡萝卜,把墙壁刷成红色,都是为了尽快让皮皮鲁的眼睛变红,变成名副其实的“兔子”,不再受到别人的非议和冷眼。
父母全程没有遵从皮皮鲁的想法,而是按照社会对优等生的评价标准,认为“好的学生应该是那个样子”,想当然地给他加上一些预设的期待。
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多少带点功利色彩,有点专制的意味。
孩子被迫伪装和妥协,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万众期待的那样
皮皮鲁不想变成大家都成为的那个样子,他的坚持让他被孤立,因此苦恼的时候,他看见了班主任的女儿。她的女儿告诉皮皮鲁:我的妈妈为了你,把陪伴我的时间都牺牲掉了。
看着老师女儿眼中闪烁的泪光,再想到自己父母为了让自己变成一只兔子做出的努力,他还是决定对这个世界妥协,去买了一只假的兔子头套。
同学为他成功变成兔子欢呼雀跃,老师看着他的教学成果感到欣慰,家长看着孩子被别人认可也终于不再焦虑。最后,他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好学生”。
现实就是这样,本来你是形态自由的水,怀着万众期待被塞进了冰箱,装进了形状各异的模具,加上色素、掺入牛奶,最终变成了深受人喜爱的冰棒。到最后,连你自己都忘记了最初自己只是一汪变化万千的水。
这部影片更深层的内涵是让我们思考: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1、好的教育是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泰国短片《豆芽》是一部很暖心的短片,告诉我们好的教育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短片中小女孩和妈妈在菜市场卖菜,他看到别家卖豆芽生意很好,她就问妈妈“为什么卖豆芽生意那么好?”妈妈告诉他:“因为整个市场只有他们一家卖豆芽的啊!”
于是女孩萌生了一个想法:“那我们也可以种豆芽卖!”妈妈没有否定她,而是说“或许可以试试哦~”
填土、撒种,怀着激动的心情,他们第一次撒下了豆芽种子,没想到失败了。小女孩有点失望,妈妈告诉她“没关系,我们再试试”。
第二次,他们从书上学习了种对豆芽的方法,原来豆芽喜欢阴凉的地方。重新填土、撒种,没想到的是,第二次豆芽依然失败了。小女孩垂头丧气,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生活处处都不如意,那天晚上妈妈刚好看到银行存折上仅剩的一点存款,突然伤心起来,屋顶的一滴水刚好滴到她的脸上,竟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泪。这一滴水给了她灵感,妈妈突发奇想有了好办法,告诉女儿“我们再试试”。
第三次,她们重新尝试种豆芽。这次在屋顶安了一排用塑料水瓶做成的浇灌装置,满怀期待中,豆芽终于种植成功。
整部短片里,妈妈说了三次“我们试试”,当孩子有了一个奇思妙想,她第一反应不是反对,没有想这个想法合不合理,会不会赔钱。而是愿意照着孩子的想法去尝试,哪怕总有失败,她依然告诉孩子“不要气馁,我们再试试”,敢于尝试的结果总会好的。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妈妈,仅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妈妈,他用很好地方式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用行动支持她,用语言鼓励她。
好奇心就像撒播在孩子心中的豆芽,家长要善于启发,善于浇灌,总有一天会在孩子心中长出梦想的豆芽苗。
2、好的教育是父母要学会因材施教
不会教育的父母千篇一律,而懂得教育的父母都知道因材施教。
就说《驯兔记》的作者郑渊洁先生,他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就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因材施教”。
儿子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因多次不满学校的教育方式,郑渊洁打算把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这个大胆想法得到周围很多朋友的一致反对,甚至有朋友劝诫他说“这样很容易把孩子教育成异类”。
深思熟虑之后,郑渊洁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把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
他的教育方式并不是跟当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同步,让孩子为了成绩而学,而是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快乐的学习者。
为了这个目标,他自己给孩子编写了一系列的教程,例如《皮皮鲁和419宗罪》、《鲁西西和苏格拉底对话录》等,让孩子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一周只上五天课,每到周末就开车带孩子出去亲近大自然。
事实证明,这种反主流的教育方式,也把孩子教育的非常成功,虽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孩子”那样按部就班,一路绿灯上名牌学校,最后功成名就。
但是郑渊洁的孩子郑亚旗也是性格开朗、积极阳光、能力不凡,还担任郑渊洁杂志社的主编。
而郑渊洁对于女儿,教育方式则不同。其实在女儿很小的时候,他也是想把女儿带回家自己教育,可没曾想女儿非常喜欢学校,喜欢上学的感觉。所以郑渊洁也就遂了女儿的心愿,并没有把教育儿子的那套方法强加给女儿,因为他明白:不同的孩子,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违背孩子的意愿。
而事实证明,他对女儿的放任教育法也是正确的,就在女儿高中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收到6家全世界排名前几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名副其实学霸一名。
郑渊洁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成功在他并没有被世俗的评判标准所左右,而是注重因材施教,他认为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作家王尔德也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一点上,都显得出奇地吝啬。就在他们或粗暴或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最终会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3、好的教育是遵从孩子的内心,让他们自主选择
很多家长喜欢打着爱孩子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但是好的教育一定是要遵从孩子内心,让他们自主选择。
陈美龄是70年代当红的歌手,后赴美国研究儿童心理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她的三个儿子在她的培养下,都进入了斯坦福大学。
她在很多地方谈论过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一件事是大儿子要去美国留学了,她想着怎么也要去个排名No1的学校,或者No2的也可以啊,可是没曾想,孩子最后选择了一所No7的学校。
当刚进入那所学校的时候,校方就会给每个人发一匹马,他们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喂马。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也离她心目中的名校差距很远,但是对于孩子的选择,陈美龄并没有反对,而是采取尊重的态度。
事实证明,儿子在那所学校里生活得很开心,学校也教得很好,之所以要让他们喂马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最终,儿子也是考上了斯坦福大学。
纪伯伦在《致孩子》这首诗歌中说:“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父母应当学会适当放手。但是在放手之前,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培养自己的判断力,这箭才不会射偏。”
有了判断力,孩子就具备了自主选择的能力。好的教育应该是遵从孩子内心,让他们学会自主选择,而不是家长擅作主张觉得什么一定好,然后逼迫孩子学会顺从和伪装。
每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身上都带着不同的成长潜力,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佛洛伊德称之为“生命的能量”,不管称之为什么,总之这个东西就已经在我们的内心。他向外就表现为我们的好奇心,表现为我们对这个世界无限的探索欲望,我们对待这个有灵性的东西,应该引领和启发,不应该扼制和强迫。
一旦扼制,就将产生巨大的矛盾,就像知乎上的说法:
过去,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就把孩子雕刻成为什么样子。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应该是环境,家长努力创造环境,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