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辰物语
拖延症,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如果是想拥有高效,高品质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必须彻底摆脱拖延症。
先来说说,拖延症产生的原因
1.缺乏自信,容易逃避,产生拖延
2.完美主义者。这类人往往觉得,做什么都要万事俱备,才会开始着手
3.内心消极颓废,做什么都觉得很难。
4.顾虑太多,执行力差。
这些都是导致拖延症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但其实真正产生拖延症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的杏仁体,以及杏仁体和另一个叫,背侧前扣带皮层的大脑区域连接功能。

杏仁体主要功能是对形势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判断,提醒人们某一行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背侧前扣带皮层会根据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选择采取何种行动。
大脑杏仁体体积较大的人,可能会更担心行动的负面影响,因此表现出犹豫和拖延;
而杏仁体和背侧前扣带皮层间功能连接较弱会加剧这种影响,因为大脑可能无法很好地协调负面情绪与行动。
因而我们会作出及时行乐的举动。因此要想彻底摆脱拖延症,就要从意志及行动上下手。

最难的是做决定那一刻,所以为了避免拖延浪费更多的时间,你需要马上做决定执行。
比如,冬天早起,闹钟响了,不愿起床但又不得不起,于是产生剧烈的心理斗争。被窝好暖,外面好冷,再睡会,不行再不起就要迟到了…
其实你只需起床穿上衣服,只需几十秒就适应了,穿好衣服根本没想象中那么冷。最冷的是你换了个环境,还没适应,所以赶紧跳出舒适区。
进入心流状态,不要轻易打断停下。
去年在我学习尹志豪《高效竞争力》时,接触了一个心流的概念。就是当你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时,不要轻易停下。
比如你在看书学习,正研究指数基金,非常投入的时候,不要让外界干扰打断你。所以客服拖延症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专心当下的事。

捆绑策略
“捆绑策略”是什么?我们还以早上起床为例:早上起床我们内心希望早起跑步,但感受上希望睡懒觉。
这时你就可以对自己说“今天如果不立刻起床跑步,就不会养成这个好习惯,继而也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工作,学习,还让我家人担心,我不想这样”。
通过描述当下行为,对未来产生的影响及付出的代价。拒绝及时行乐,拒绝当下诱惑,考虑长远远景。
设置“感受障碍”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可以反着来,如果“感受”得到“小花”更加困难,就变相增加了让“感受”走向“果实”的机会。为此我们可以设置一些规则:
比如你想戒烟,可以一次只买一包烟,增加抽烟、买烟的麻烦;如果你想减肥,家里就不要放零食;
如果你喜欢回家就看电视,就把遥控器放到你难以取到的地方,增加开启电视的难度;
如果你喜欢玩游戏,就把手机里面的游戏软件都限载掉等等来增加这些障碍规则,来延迟“感受”得到“小花”。

用奖励的方式
比如你是拖延症晚癌,在做出第一次突破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犒劳鼓励自己。
我很多同学大学时期没课,都会睡到中午,然后才起床洗漱吃饭~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长此以往非常伤害身体,而且给人一种颓废消极的影响。
当你一年甚至几年没早起吃过饭,第二天你早上六点就起床,那可以奖励自己早已心仪的衣服,鞋子,或者吃大餐看电影。
坚持一星期,一个月,慢慢你会发现丢掉拖延症带来的快感。然后你会习以为常,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坚持了。
通常来说,拖延者因为拖延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后面时间来不及,但又不得不补上,拆东墙补西墙,之后把不紧急事情也变得紧迫起来,补了一圈又一圈,就进入了拖延的死循环。
本来拖延是为了躲避压力,获得短暂的轻松愉悦,但拖延的恶果又会让人愧疚、慌乱、焦躁,焦虑,这些压力又让人变得更加自卑,不自信,更加容易拖延,丧失行动力。
要想摆脱拖延症死循环,记住当日事当日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