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一个问题:对于老年人,每月5000元退休金和50万存款,哪个人比较幸福?
且不说哪个人幸福,我们先算一笔账:
每月退休工资5000元,一年就有6万元,10年就有60万,这还不算每年工资上涨的部分。只要人活着,就有收入。
而拥有50万存款,保守理财,年化收益率在3%已经不错了,一年的收益也就1万5千元。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持续三年戴口罩,我和老婆工作都不稳定,这三年我们有一半时间都不能按时上班,而孩子要养,房贷要还。多亏我父亲老师退休,每个月有五千多元的工资,维持着我们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18万让我们一家扛过了这艰难的三年。
这三年里,我们尽可能把父亲照顾好,父亲也努力地活着,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要活一天,我儿子一家三口生活就有保证。”
如果我父亲没有这份退休工资,只有50万存款,即便再节约,每月的1200元收益也维持不了我们一家的基本生活,说不定无奈之下,早就动用本金了。
网络上是这样,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
三十多年前,张芬和春香都从内地来新疆投奔亲戚,而且两个人都被安排在食品厂当了流水线工人,住集体宿舍,每个月拿着一份尚可糊口的工资。
同为外地人,她们两个又有共同的爱好——喜欢看书!买书太贵,周末下班后张芬和春香便结伴到书摊上租书看,两个人换着看,这样每周两个人都能看到两本书。
工作几年后,张芬和春香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主动追求的,也有热心人介绍的。
经过慎重考虑,张芬认可了一位刚刚进修回来的老大哥徐岩,比张芬大6岁,在兽医站做技术工作;
春香从小生活在山区,条件不是很好,她不想找一个工薪阶层,每月的工资还要计算着花,后来有人给春香介绍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男人,不过这个男人比春香大10岁,死了老婆,还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儿子,进门就给人当后妈。
张芬婚后,和老公住在单位分的两间平房里,每月的工资都要合理安排。女儿刚刚一岁的时候,所住的房子作价归户,把仅有的积蓄拿出来以后,又在亲戚家借了一部分,终于凑够了房款。此后六年时间里,张芬和老公都处在还账的日常中。
再看看春香,那时候生意比较好做,老公早就有了房子,收入不错,春香的工资完全可以自由支配。
后来食品厂效益不好,张芬就随着老公调到了基层单位工作,依然拿着一份固定工资。而春香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下班后他们下馆子,天热的时候下班后开车到郊区露营,房子也换成了三居室楼房。生了女儿后,春香索性当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子,养老保险交成自由职业者的档次。
时光荏苒,三十年过去了,张芬的女儿大学毕业已经在外地工作,张芬享受到了企业50岁退休的待遇,虽然工资不高,但够花。老公的单位后来被转成了事业单位,薪资待遇高出张芬许多,更让张芬欣慰的是老公享受到了提前退休的待遇。
因为有中级职称的加持,张芬老公的退休工资是张芬的两倍。女儿结婚的时候,他们拿出所有的积蓄和亲家一起首付了新房,两个年轻人共同还贷款。
目前,张芬的退休工资存在养老账户里,老公的工资维持基本生活开销,结余的部分,每年两个人还能出去旅游一趟。
平日里,张芬早晨出去跑步锻炼身体,然后在家看看书,写点东西,晚上到附近散步后,在和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生活充实而有诗情画意。
再看看春香,老公生意一直不错,根本看不上那点退休工资,也就没有买养老保险,更别提医保了。
可是天灾人祸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春香继子刚刚成家,亲生女儿考上大学那年,老公突发脑梗,虽然抢救过来了,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无力再继续打理生意。
春香虽然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也就两千多元的工资,女儿还在读大学,每年要几万元的花费,自己和老公还要生活,车子要保养,整体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无奈之下,春香接手了店里的生意,进货、上货、卖货、送货都要亲力亲为。
有时间张芬的老公开玩笑:“老婆,你就把我当猪养就好了,每个月还能给你创收一笔钱。”
想想也是这个理,退休了,只要身体无大碍,睁开眼睛就有收入。平时张芬十分注意夫妻两个的饮食,尽可能少油、少盐,饮食中蛋、奶、蔬菜、水果、肉类合理搭配,老公一半的工资就能涵盖生活开销,一半能结余下来。
岁月不饶人,春香实在干不动了,无奈之下就把店铺转出去了,自己也能歇一歇。
而春香老公呢?没有任何收入,虽然家里还有一些存款,也是花一点就少一点。尤其是老公身体越来越不好,这让春香很无奈。
女儿上学要用钱,老公生病要用钱,女儿花钱能看到希望,而老公花钱就是个无底洞。
相比之下,张芬更希望老公健康长寿,每月就有持续不断地现金流;而春香老公呢?多生存一天,就要消耗一点家庭仅有的资源。
谁更幸福一点,不言而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