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书中,作者刘易斯•卡罗尔运用了很多西方典故,既使整篇故事的荒诞成分更多一些,又让文本更生动有趣。
其中,我对《征服者威廉》这一典故印象深刻。威廉本是法国诺曼底公爵,表亲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大贵族哈罗德被拥立。威廉曾救过哈罗德,哈罗德为报救命之恩,答应如有朝一日当上英格兰国王,便让贤于威廉之事,可他临死前后悔了,将王位让位于妻子的弟弟。威廉非常愤怒,渡海侵入英国。1066年10月,在黑斯廷斯与英国国王哈罗德二世决战(黑斯廷斯战役),获胜后,威廉直取伦敦,年底自封为王,称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
威廉一世改变了英国历史的走向,不论是商业、宗教或文化上,都由以往趋向斯堪的那维亚的风俗,变成了和欧洲相承继的局面。他引入了法语和法国的生活习惯,其中一些词汇和习俗对英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威廉一世将诺曼底传统的集权统治和军事立国带入了英国,是英国历史上一大转折。在此之前,英国一直是被入侵,被征服的对象,而从他开始,英国转守为攻,以后的战争主要只在别人的国土上进行,所以他号称为“征服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运用了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的典故。
有了典故,我们看到文本会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网友评论